[发明专利]灯板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照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05317.3 | 申请日: | 2014-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3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廖哲新;吴宪昌;欧春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17/16 | 分类号: | F21V17/1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若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深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结构 具有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一种用于灯具的导接组件有关,尤指一种灯板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按,传统通过如发光二极管(LED)所制成的灯泡,其内主要具有一LED电路板、以及一控制电路板相接设并电连接而成。而传统的设计之一,通常通过电线以焊接方式将上述二电路板相连接,以达到电连接的目的;但是通过电线焊接在组装上较为不便,且对于零件在后续检测作业中,也较难以因不良品而替换。因此,通过插脚插入二弹片间的插接方式,使上述二电路板得以相接设并作电性连接,已为目前较为普及的设计方式。
惟,由于上述的设计方式中,往往因为受限于电路板上的空间,而使得二弹片与插脚间得以接触、干涉的距离较短,故二弹片所能提供的弹性量不足,导致二弹片容易永久变形而与插脚的接触不良。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之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板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照明装置,其可提高灯板固定结构的弹性且较不易发生永久变形,以维持良好的接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灯板固定结构,用以供一导接组件作弹性接触;其中该灯板固定结构包含:
二相间隔设置的基部,各基部皆具有一彼此相邻近但呈间隔相对的第一端缘、以及一彼此背对而相远离的第二端缘;
二弹性部,由各该基部的第二端缘分别弯曲延伸成形;
二延续段,由该二弹性部分别朝向彼此而延伸成形;以及
二接触部,由该二延续段彼此相对而各自弯曲延伸成形,该二接触部之间为间隔设置,且该二接触部彼此间的间隔恰供所述导电组件通过而形成弹性接触。
该二基部的任一侧缘间,由一桥段连接于该二基部间的任一侧之间。
该二基部间的二侧缘间皆各设有一桥段作连接。
所述桥段由各该基部上方弯折形成。
一种照明装置,其中包括:
一灯杯;
一控制电路板,设于该灯杯内,并具有二导电组件;以及
一光源电路板,与该控制电路板作电性连接,并设有二灯板固定结构而分别对应该二导电组件;
其中,各该灯板固定结构包含二相间隔设置的基部,各该基部皆具有一彼此相邻近但呈间隔相对的第一端缘、以及一彼此背对而相远离的第二端缘,且各该基部的第二端缘分别弯曲延伸一弹性部,该二弹性部形成后分别朝向彼此而延伸一延续段,该二延续段彼此相对而各自弯曲延伸一接触部,该二接触部之间为间隔设置,且该二接触部彼此间的间隔恰供一所述导电组件通过而形成弹性接触。
该控制电路板的二导电组件为插脚或插片。
各该灯板固定结构由金属板材经冲压后再弯制成型。
该灯板固定结构的二基部的任一侧缘间,由一桥段连接于该二基部间的任一侧之间。
该灯板固定结构的二基部间的二侧缘间皆各设有一桥段作连接。
所述桥段由各该基部上方弯折形成。
各该灯板固定结构的二接触部的弯曲延伸方向与该二导电组件的通过方向相反。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灯板固定结构由其基部较远离导电组件的第二端缘延伸出弹性部,使得再由弹性部连续延伸而出的接触部能与基部间形成较长的距离,故当接触部在与导电组件因接触而产生干涉时,不仅能使整个灯板固定结构可提供较足够的弹性量,来维持接触部与导电组件间的弹性接触效果,同时也较不容易发生永久变形而使接触部与导电组件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2、将二接触部分别向下弯曲延伸成型,而导电组件由二接触部间向上插入;使该灯板固定结构的二接触部的弯曲延伸方向与导电组件的插入(或通过)方向相反,借此可增加彼此间的接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照明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的放大详图;
图4为图3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2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灯杯-1;控制电路板-2;
导电组件-20;光源电路板-3;
发光二极管-30;灯板固定结构-4;
基部-40; 第一端缘-400;
第二端缘-401; 弹性部-41;
延续段-42; 接触部-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5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锅炉受热面
- 下一篇:一种用于LED灯具上的光反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