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增强实境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04648.5 | 申请日: | 2014-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6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骆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实现 增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增强实境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增强实境是在现实世界视图的基础上添加信息层的技术,目前实现增强实境交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来模拟增强实境效果,这种头戴式显示器通常具有多个显示屏并配有多个视频摄像头,利用硬件从人体的视听感官上实现增强实境效果,这种法式过度依赖硬件,费用高昂,不利于此项技术的普及;另一种是利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实现增强实境交互,即通过对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识别,获取识别结果并实时生成虚拟场景显示在屏幕上,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生成虚拟场景耗时,交互过程单一,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增强实境的方法及移动终端,可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快速跨平台发布虚拟场景,提高生成虚拟场景的速度,并可对虚拟场景进行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增强实境的方法,包括:
采集待处理图像,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所述第一元数据用于识别不同的图像;
将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与云数据库储存的第二元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与获取到的虚拟场景的特征文件进行建模,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虚拟场景;
显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虚拟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将首次采集的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储存在所述云数据库中,作为第二元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与云数据库储存的第二元数据进行匹配之后,还包括:
若匹配不成功,则将获取到的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储存在所述云数据库中,作为第二元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与云数据库储存的第二元数据进行匹配,包括:
将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与云数据库储存的第二元数据进行一一对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若匹配成功,则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与获取到的虚拟场景的特征文件进行建模,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虚拟场景,包括:
若匹配成功,则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与获取到的虚拟场景的特征文件使用 Unity3D进行建模,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虚拟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虚拟场景的特征文件包括:模型、动画、贴图、材质、声音以及交互脚本文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待处理图像,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所述第一元数据用于识别不同的图像;
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与云数据库储存的第二元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与获取到的虚拟场景的特征文件进行建模,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虚拟场景;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虚拟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第一储存单元,用于将首次采集的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储存在所述云数据库中,作为第二元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第二储存单元,用于若匹配不成功,则将获取到的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储存在所述云数据库中,作为第二元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第一元数据与云数据库储存的第二元数据进行一一对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
建模模块,用于若匹配成功,则将所述第一元数据与获取到的虚拟场景的特征文件使用Unity3D进行建模,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虚拟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虚拟场景的特征文件包括:模型、动画、贴图、材质、声音以及交互脚本文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基于移动终端实现增强实境的方法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可通过采集到的第一元数据与虚拟场景的特征文件进行建模,实现快速跨平台发布虚拟场景,提高生成虚拟场景的速度,并可对生成的虚拟场景进行修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4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