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异戊二烯复合缠绕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4449.4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盛百威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47/00 | 分类号: | C08L47/00;C08L27/06;C08L29/04;C08L23/12;C08L67/02;C08L67/00;C08K7/14;B29D7/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异戊二烯 复合 缠绕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领域,涉及一种缠绕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异戊二烯复合缠绕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产品的包装形式多种多样,缠绕膜材料也是其中一个比较常用的包装形式。缠绕膜可以在产品的外围形成保护,缠绕膜具有可以使产品防潮、防尘、防水等功能。缠绕膜材料相比传统的纸质包装其成本更为低廉,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缠绕膜通常使用的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经过流延或吹膜工艺制备得到的缠绕膜。缠绕膜包装方法简单、特别适用于物流行业中,目前缠绕膜市场的增速非常快,其每年的增长率在20%以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但是,常规的缠绕膜材料由于其成分的单一性,缠绕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较低,不能较好的应用于包装产品中,需要提高其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种聚异戊二烯复合缠绕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常规的缠绕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较低,不能较好的应用于包装产品中,需要提高其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的问题。
技术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异戊二烯复合缠绕膜材料,所述的聚异戊二烯复合缠绕膜材料由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
聚异戊二烯 19~28份、
玻璃纤维 6~13份、
聚氯乙烯 13~18份、
聚乙烯醇 8~14份、
聚丙烯 4~6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7份、
聚酯纤维 2~5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聚异戊二烯复合缠绕膜材料,由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
聚异戊二烯 24份、
玻璃纤维 9份、
聚氯乙烯 13份、
聚乙烯醇 11份、
聚丙烯 6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5份、
聚酯纤维 2份。
一种聚异戊二烯复合缠绕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聚异戊二烯复合缠绕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聚异戊二烯、玻璃纤维、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纤维;将上述各成分投入反应釜中,加热反应釜,将聚异戊二烯、玻璃纤维、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纤维进行机械式混合,混合至缠绕膜原料混合均匀为止;
(2)缠绕膜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将缠绕膜原料在90℃下保温;
(3)缠绕膜原料保温结束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将缠绕膜原料进行高温挤压处理;
(4)双螺杆挤出后,将挤出后的原料再用熔体流延机进行流延成膜,流延温度为210℃,流延后得到缠绕膜片材;
(5)缠绕膜片材冷却至室温,制备得到聚异戊二烯复缠绕膜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聚异戊二烯复合缠绕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聚异戊二烯19~28份、玻璃纤维6~13份、聚氯乙烯13~18份、聚乙烯醇8~14份、聚丙烯4~6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7份、聚酯纤维2~5份;将上述各成分投入反应釜中,加热反应釜,将反应釜温度稳定至110~120℃,将聚异戊二烯、玻璃纤维、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纤维进行机械式混合,混合至缠绕膜原料混合均匀为止;
(2)缠绕膜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将缠绕膜原料在90℃下保温3h;
(3)缠绕膜原料保温结束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将缠绕膜原料进行高温挤压处理,双螺杆挤压温度分为四个区,第一区温度为185~190℃,第二区温度为195~205℃,第三区温度为210~215℃,第四区温度为220~230℃;
(4)双螺杆挤出后,将挤出后的原料再用熔体流延机进行流延成膜,流延温度为210℃,流延后得到缠绕膜片材;
(5)缠绕膜片材冷却至室温,制备得到聚异戊二烯复缠绕膜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盛百威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盛百威包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4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