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桩与手持客户端联网显示付费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04122.7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辉 |
主分类号: | G07F15/06 | 分类号: | G07F15/06;H02J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手持 客户端 联网 显示 付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与手持客户端联网显示并且直接通过手持客户端进行支付充电费用的系统, 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大力推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电池驱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被认为能减少空气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随着电动驱动汽车的普及与电动汽车配套的服务装置充电站与充电桩需求数量大增。
充电站与充电桩在充电时就牵扯到计时计费系统,常规付款方式为刷卡付费,但是汽车是一个移动的设备,如果在一个城市办的卡到其他城市因为发卡商的问题就导致无法充电,为解决这个问题常规处理办法是办多个发卡商的卡,这就带来诸多不便,比如资金占用,到新地方又得重新办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通过手持客户端联网充电桩及充电桩云服务器,在手持客户端上显示充电桩运行状态及付费的系统。
充电桩与手持客户端联网显示付费系统,包括电动汽车(1)、电力供应商(2)、联网充电桩(3)、充电桩运营商(4)、充电桩运营商账户(5)、充电桩系统云端服务器(6)、充电桩云服务提供商账户(7)、驾驶员手持客户端(8)与驾驶员手持客户端内部连接的付费平台(9)。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程序流程图。
其中,电动汽车(1)、电力供应商(2)、联网充电桩(3)、充电桩运营商(4)、充电桩运营商账户(5)、充电桩系统云端服务器(6)、充电桩云服务提供商账户(7)、驾驶员手持客户端(8)与驾驶员手持客户端内部连接的付费平台(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1 :
充电桩与手持客户端联网显示付费系统,包括电动汽车(1)、电力供应商(2)、联网充电桩(3)、充电桩运营商(4)、充电桩运营商账户(5)、充电桩系统云端服务器(6)、充电桩云服务提供商账户(7)、驾驶员手持客户端(8)与驾驶员手持客户端内部连接的付费平台(9),付费方式采用预付费或后付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示出的充电系统例如图2所示那样构成。该充电系统管理针对电动汽车的电力的充电。在该充电系统中, 电动车辆具备充电电池、 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以及将蓄积在充电电池中的电力转换为动力的动力转换装置等。该电动车辆通过该动力使驱动机构进行动作而行驶。
在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驶入充电车位,充电枪与电动汽车连接后读取车辆信息车辆识别码、剩余电量、所需电量、电池温度等信息,根据以上信息充电桩生成一份充电订单,充电桩根据编码把订单转化成为二维码信息或一组数字串号显示在充电桩的显示屏上。
驾驶人拿出手持客户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专用带扫描及联网的设备,扫描充电桩生成的二维码,客户端通过拍照或手动输入串号完成识别出现订单信息,驾驶人确认信息后进入付款界面。
付款分为两种付款方式:
(1) 预付款方式:根据订单预估所需充电的电量乘以一个系数,生成一个预付款金额,有手持客户端上已经捆绑的付费平台及账号进行付费,付费成功后开始充电,充电完成后把剩余的金额在退回到付费平台及账号中。
(2) 后付款方式:驾驶人确认信息后直接开始充电,费用在充电完成后以实际费用结算,由手持客户端已经捆绑的付费平台及账号进行付费。
在充电过程中手持客户端可以实时查看充电桩的已充电量,预估充电完成时间等信息,如果充电出现异常会以信息或弹出界面方式主动提示驾驶人,并且驾驶人在手持客户端上可以直接控制停止充电桩的充电。
在充电结束后,充电桩主动断电,通过充电桩云端服务器把信息通过网络传送至手持客户端上,客户端上也主动弹出提示充电完成界面,驾驶员驾驶车辆离开,一轮充电完成。
充电桩云服务提供商把此次充电相对应的金额款项支付给充电桩运营商的账户。
充电桩运营商可实时查看所辖的充电桩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营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辉,未经陈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41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名贵物品防盗报警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硬币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