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3659.1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彦;吕浩;李定龙;方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d 复合 污染 土壤 化学 生物 联用 修复 方法 | ||
1.一种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化学淋洗
A)采用0.6mol/L的柠檬酸溶液、20g/L的β-环糊精溶液和10g/L的鼠李糖脂溶液或者其中的任意两种进行复配,并用硝酸或氢氧化钙调节pH值为3~6,制成淋洗液a和淋洗液b;
B)根据待修复土壤的质量准备适量的淋洗液a和淋洗液b,所述淋洗液a与淋洗液b的总体积与所述待修复土壤的质量比为2:1~6:1ml/g,所述淋洗液a与所述淋洗液b的体积比为1:1;
C)一边搅拌所述待修复土壤一边将淋洗液a对所述待修复土壤进行均匀喷淋,淋洗时间为45~60min,使用淋洗液b重复上述操作;
步骤二、生物富集修复
D)将化学淋洗后的所述待修复土壤在露天环境中稳定12~14天;
E)待土壤稳定后,在所述待修复土壤中加入猪粪和秸秆,加入的所述猪粪和秸秆的总量为20kg/m2,所述猪粪与秸秆的质量比为1:1,再在所述待修复土壤投加赤子爱胜蚓,所述赤子爱胜蚓的投加量为0.5kg/m2;
F)将富集植物a的种子以散播的方式播种在所述待修复土壤中,播种量为9~11g/m2,再将富集植物b的种子以3×3cm的间距点播;
G)将基质覆盖与所述待修复土壤的表面上,所述基质的覆盖厚度为所述富集植物b的种子大小的2~3倍;
H)每隔20~28小时加一次水;
I)45~60天后,先将富集植物a和富集植物b割除,再通过自然光照收集法收集所述赤子爱胜蚓,完成所述待修复土壤的修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采用0.6mol/L的柠檬酸溶液和20g/L的β-环糊精溶液进行复配,并通过硝酸或氢氧化钙调节pH值为3~6,制成淋洗液a,采用0.6mol/L的柠檬酸溶液和10g/L的鼠李糖脂溶液进行复配,用硝酸或氢氧化钙调节pH值为3~6,制成淋洗液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洗液a的pH值为4,所述淋洗液b的pH值为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淋洗液a与淋洗液b的总体积与所述待修复土壤的质量比为4:1ml/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植物a为多年生黑麦草,所述多年生黑麦草的播种量为10g/m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植物b为金盏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在加入猪粪和秸秆的同时加水并搅拌所述待修复土壤,然后在所述待修复土壤上覆盖一层塑料布,待猪粪和秸秆经过48~72小时的发酵后加入赤子爱胜蚓,再覆盖上一层无污染土壤,厚度为2~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36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及自动复位电路
- 下一篇:一种分别粉磨制备水泥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