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置消息超时时长的方法和代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3561.6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1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伍运珍;王桂荣;纪玉升;刘智琼;刘斌;华竹轩;池炜成;俞科峰;陈娜;张金娟;徐歆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消息 时时 方法 代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消息超时时长的方法和代理系统,涉及网络通信领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控并依据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和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动态地设置消息超时时长,使消息超时时长的设置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接口消息交互效率,并且,不仅适用于消息收发方的忙闲情况比较固定的场景,还可以适用于消息收发方的忙闲情况变化的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动态地设置消息超时时长的方法和代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网络通信领域中,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一般可以通过系统接口消息来处理。消息通信有两种基本方式:具有依时性的同步方式以及与时间无关的异步方式。同步方式的处理方式是:发送方首先向接收方发送一个消息请求,然后发送方堵塞它自身的进程,直到收到接收方返回的响应。为了避免无限等待的情况,同步方式一般会设置消息超时时长,超过超时时长后发送方会释放等待的进程。
合理地设置超时时长非常重要。超时时长设置太长,大量消息连接不被释放,会占用大量内存,并且网络连接数有限,网络连接数一满,新的接口消息就需要等待;超时时长设置太短,消息接收方的系统压力会增大,很多消息可能来不及处理,消息发送方需要重传消息,而多次重传会增加连接池创建连接的时间,消耗一定的CPU和内存。
现在的一般做法是根据经验给出一个固定的超时时长,这种方法适用于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的忙闲情况比较固定的场景,一旦忙闲情况发生改变,则固定的超时时长不再合理,会影响消息交互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解决消息超时时长的合理设置问题,以更好地适应消息收发方的忙闲情况变化的场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设置消息超时时长的方法,包括:监控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并且监控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根据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和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定期确定消息超时时长;将确定的消息超时时长通知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以便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按照通知的消息超时时长进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控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包括:监控消息发送方的内存占用率和网络连接数占用率中的至少一项信息,其中,内存占用率通过消息发送方当前已经占用的内存量与内存总量之间的比例确定,网络连接数占用率通过消息发送方当前已经建立的网络连接数与网络连接数上限之间的比例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控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包括:监控消息接收方在消息超时时长范围内处理的消息量和消息接收方接收到的消息总量,通过消息接收方在消息超时时长范围内处理的消息量和消息接收方接收到的消息总量之间的比例确定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和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定期确定消息超时时长包括: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越高,消息超时时长越长;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越高,消息超时时长越短。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和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定期确定消息超时时长包括:设置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对应的第一权值,并设置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的第二权值;根据第一权值与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之间的乘积确定消息超时时长的第一影响因子,根据第二权值与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之间的乘积确定消息超时时长的第二影响因子;根据第一影响因子与第二影响因子之间的差值确定消息超时时长的参考值;如果消息超时时长的参考值变大,则增加消息超时时长,如果消息超时时长的参考值变小,则减少消息超时时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出一种设置消息超时时长的代理系统,包括:消息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并且监控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超时时长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消息发送方的资源占用率和消息接收方的消息处理及时率定期确定消息超时时长;超时时长通知模块,用于将确定的消息超时时长通知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以便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按照通知的消息超时时长进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3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家庭组网方法、系统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