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碱性离子液体为活化剂制备生物基活性炭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2980.8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刘金玲;陈登龙;黄秀萍;陈嘉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12 | 分类号: | C01B31/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碱性 离子 液体 活化剂 制备 生物 活性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碱性离子液体为活化剂制备生物基活性炭的方法。
技术背景
活性炭作为多孔吸附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吸附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军事、环保等领域。然而随着医药、环保、军事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普通活性炭(比表面积500-1500m2/g)由于选择吸附性较差、比表面积低、吸附容量有限,已不能满足这些领域的特殊要求,这使得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需求不断上升。比表面积超过2500m2/g被称为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因其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而被应用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气体分离与储存、贵金属回收、高效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传统化学法制备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时主要采用强碱KOH、NaOH等为活化剂,对环境污染大、对设备腐蚀严重、活化剂用量大、成本高等。因此,开发寻找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成为目前人们研究,目前尚未见有关以碱性离子液体为活化剂制备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碱性离子液体为活化剂制备生物基活性炭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基活性炭BET比表面积达2500m2/g以上、碘吸附值达2000mg/g以上、亚甲基蓝吸附值达500mg/g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碳化
将生物基原料放入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碳化,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炭化料备用。
(2)活化
将步骤(1)得到的炭化料与氢氧化1-丁基-3-甲基咪唑碱性离子液体活化剂按照质量比10:1~10混合均匀,并在80℃~100℃温度下浸渍72~96h后过滤。过滤后的炭化料放入气氛炉中进行活化处理得到活性炭初产品。滤液可循环进入下次使用。
(3)后处理:
将制备得到的活性炭初产品经盐酸洗涤、水洗至中性、烘干后得到粉末状活性炭终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基原料是指无患子、茶叶渣、稻壳、棕榈壳、竹片或木屑。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的碳化,其条件为:微波功率500W-1000W;碳化温度500-700℃;碳化时间50-120min;保护气氛为N2;碳化时间为200-300 min 。
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的活化处理,其条件为:活化温度900℃-1100℃;活化时间为60-100 min。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工艺采用强碱KOH、NaOH等为活化剂对环境污染大、对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具有工艺简单、离子液体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制备的生物基活性炭BET比表面积达2500m2/g以上、碘吸附值达2000mg/g以上、亚甲基蓝吸附值达500mg/g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将无患子残渣100g粉碎至60目,放入微波反应器中,在微波功率500W、碳化温度700℃下碳化50min,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碳化料20g与20g的氢氧化1-丁基-3-甲基咪唑碱性离子液体混合均匀,并在80℃温度下浸渍72h后过滤,放入N2气氛下的管式炉中活化,在活化温度950℃下活化60min后冷却至室温,用3mol/L的HCl溶液洗涤2次,然后水洗至pH不再变化干燥即获得活性炭,所制备的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为2807m2/g。根据国标GB/T 12496. 8-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活性炭对碘的吸附值2330mg/g。根据国标GB/T 12496. 10-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亚甲基蓝吸附值为521mg/g。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2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