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糖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2745.0 | 申请日: | 2014-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7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江恒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K47/36;A61K9/48;A61P3/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548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糖宁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糖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降糖宁胶囊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市售降糖宁胶囊由于组方和工艺原因,疗效不甚理想,制剂采用传统工艺制备,存在溶出迟缓、疗效低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溶出速度快、疗效高的降糖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实施方案如下:
取常山80g,椿皮80g,山药120g,知母100g,黄芪120g,天花粉150g,茯苓120g,麦冬120g,生地黄150g,地骨皮150g,山茱萸60g,甘草60g,粉碎成60目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萃取压力30~40Mpa,萃取温度30~40℃,分离器压力10~20Mpa,分离器温度50~60℃,分离时间2~4小时,二氧化碳流量每小时40~50L,得提取液;取提取液60℃~80℃减压干燥,得干膏;取干膏加入甘露醇150~200g,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粉碎成粒径200~300nm的混合干膏粉;取混合干膏粉,阿司帕坦45~55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5~55g,混合均匀,用50~70%乙醇湿法制粒,60℃~80℃干燥,外加羧甲基淀粉钠7~9g,苯甲酸钠2~4g,枸橼酸1~3g,整粒,装入胶囊,制得2000粒降糖宁胶囊。
上述实施方案所提到的原材料标准如下:
常山: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rifuga Lour.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椿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
山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宏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知母: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Bge.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
黄芪: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春、秋二李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天花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茯苓: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于,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麦冬: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于,除去须根,干燥。
生地黄: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地骨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山茱萸: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山茱萸英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江恒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江恒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2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淋症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怀孕发热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