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硅氧网布内部缺陷在线检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2651.3 | 申请日: | 2014-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贺新民;贺广东;尤勇;钟英杰;刘玉军;贺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州特种玻璃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6 | 分类号: | G01N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硅氧 网布 内部 缺陷 在线 检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硅氧网布内部缺陷在线检测工艺。
背景技术
模压法首先将高硅氧纱、线或短切料与酚醛树脂混合制成预混料,然后把预混料放入对模中加热加压进行固化,最后形成复合材料产品。该工艺较为传统,生产设备方面问题不大,主要问题是预混料中常常含有低分子杂质、溶剂等一些易挥发物,因而在制备过程中极易使复合材料表面和内部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疏松等缺陷。另外,预混料制作、铺放、固化过程往往存在很多人为因素和工艺不稳定性,使得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只有设定合理的工艺参数,进行可靠的过程控制,实时监测产品缺陷,才能提高产品性能,减少内部缺陷,提高成品率和可靠性,实现规模化生产,这在军工产品生产中尤为关键。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材料及其缺陷的声学性能差异对超声波传播波形反射情况和穿透时间的能量变化来检验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脉冲反射法在垂直探伤时用纵波,在斜射探伤时用横波。脉冲反射法有纵波探伤和横波探伤。在超声波仪器示波屏上,以横坐标代表声波的传播时间,以纵坐标表示回波信号幅度。对于同一均匀介质,脉冲波的传播时间与声程成正比。因此可由缺陷回波信号的出现判断缺陷的存在;又可由回波信号出现的位置来确定缺陷距探测面的距离,实现缺陷定位;通过回波幅度来判断缺陷的当量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缺点,立足于解决现有高硅氧网布内部缺陷检测时间长和对条件要求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硅氧网布内部缺陷在线检测工艺。该工艺通过利用超声波对产品内部进行探测,获取超声波图像对产品是否合格进行判别。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硅氧网布内部缺陷在线检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超声波探头横向安装在水槽中一侧;
(2)将高硅氧网布挂放在水槽中,并开启超声波对高硅氧网布进行扫描;
(3)将扫描反射获得的回波信号通过数据线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对获得信号中的缺陷进行提取并与特征量相对应,生成超声波图像;
(4)根据生成超声波图像获得产品内部图像信息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5)对合格或不合格产品进行归类处理。
优先地,根据所挂网布种类和厚度不同,步骤(2)中的挂放方式为折叠挂放或单面挂放。
优先地,所述步骤(2)中超声波采用频率20-30GHz。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利用超声波对产品内部进行探测,获取超声波图像对产品是否合格进行判别,对检测的环境要求低,检测判别速度快,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高硅氧网布内部缺陷在线检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超声波探头横向安装在水槽中一侧,水槽为尺寸长宽高为1.5m*1m*1m;
(2)将高硅氧铁水网布折叠挂放在水槽中,并开启超声波对高硅氧网布进行扫描,超声波频率为20GHz;
(3)将扫描反射获得的回波信号通过数据线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对获得信号中的缺陷进行提取并与特征量相对应,生成超声波图像;
(4)超声波图像显示产品表面平滑,气孔分布均匀,无明显裂纹,气孔率低,判定合格;
(5)对合格产品归类处理。
实施例2
高硅氧网布内部缺陷在线检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超声波探头横向安装在水槽中一侧,水槽为尺寸长宽高为1.5m*1m*1m;
(2)将高硅氧钢水网布折叠挂放在水槽中,并开启超声波对高硅氧网布进行扫描,超声波频率为30GHz;
(3)将扫描反射获得的回波信号通过数据线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对获得信号中的缺陷进行提取并与特征量相对应,生成超声波图像;
(4)超声波图像显示产品表面较粗糙,有明显裂纹,气孔率较高,判定不合格;
(5)对不合格产品归类贴标降档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州特种玻璃纤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州特种玻璃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2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