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水蛭素的规模化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2315.9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维海 |
主分类号: | C07K14/815 | 分类号: | C07K14/815;C07K1/1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5114 | 代理人: | 朱萍球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水蛭 规模化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效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具体是涉及天然水蛭素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水蛭素是由65~66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多肽,其分子量仅为7000道尔顿,极易溶于水和生理盐水,在常温下非常稳定,单纯的温度升高(100℃水浴),或pH改变(1~13)均不影响其活性。天然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强的天然抗凝血酶物质,对人类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血栓等血栓性疾病有特效,其防治效果是任何物质所不能比拟的。同时相关研究还表明,天然水蛭素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其抗凝作用非常专一,抗凝效果比肝素强,且天然水蛭素在抑制凝血酶活性时不依赖于ATⅢ和肝素辅助因子Ⅱ的参与。
天然水蛭素与其他抗凝药如肝素相比, 其抗凝效果更可靠,这是因为: ①天然水蛭素不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蛋白的种类、浓度不影响它的活性,抗凝效果一般不会因患者的不同发生变化,对凝血功能的监测要求不高。②天然水蛭素不但灭活游离的凝血酶,还可灭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所以抑制血栓生长的作用比肝素明显。③天然水蛭素不与血小板因子Ⅵ结合,在栓子附近仍然有良好的抗凝作用,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④天然水蛭素抗凝作用与维生素K无关,且不受食物的影响,药物之间互相影响小。由于上述这些优点,作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天然水蛭素,目前,在欧洲及北美地区,已经被推荐取代传统肝素,常规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抗凝防治。
亦有研究,水蛭的药理活性强弱取决于其体内活性成分的抗凝血酶活性强度即天然水蛭素(英文名为:Hirudin)含量,也就是说水蛭的抗凝血酶活性强即天然水蛭素含量高,其药理活性就强,反之就弱。这是因为天然水蛭素是一种分泌型生物活性物质,仅存在于吸血水蛭(如吸血水蛭)头部的唾液腺及其所分泌的唾液中,只有当水蛭在吸血时才分泌出来并混于唾液中起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其身体的其它部位是不含天然水蛭素的,这种现象与蛇毒仅存在于蛇头部的毒腺中而身体的其它部位如蛇肉是不含蛇毒一样,非吸血类水蛭如宽体金线蛭体内是不含天然水蛭素的。
对现有技术中天然水蛭素的生产方法检索如下:
1、中国专利:03113566.8,发明名称:吸血水蛭的养殖方法及水蛭素的提取技术。该发明是通过引进优良种源或野外捕捉到健壮的吸血水蛭,进行人工分级分段驯、喂养,进行人工繁殖,待饲养到一定程度,采用化学物质刺激鲜活吸血水蛭使其分泌出唾液,然后对其唾液进一步分离过滤得到水蛭素粗品,再将水蛭素粗品进行深加工得到符合医用的水蛭素,该吸血水蛭含抗凝血物质比其它品种吸血水蛭含量高,药用效果好,提取水蛭素方法简单,提取水蛭素后将吸血水蛭放回水池养殖,相隔一周或10天又可以再提取,每条鲜活吸血水蛭可以反复提取6-7次,每次能提取水蛭素粗品6-7毫升左右,产品质量好,又节约资源,提高了吸血水蛭的利用价值。但该发明的缺点是:所采用化学物质刺激鲜活吸血水蛭使其分泌出唾液即天然水蛭素粗品自行吐出的量较小,还需要采用人工挤压的方法才能收集到较多的唾液即天然水蛭素粗品,其生产效率较低,且常引起吸血水蛭的口腔损伤,一方面可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再次提取(因为口腔损伤很难吸吮诱导液),更重量的是另一方面造成口腔损伤,致使大批吸血水蛭死亡,明显增加成本,经济效益较差,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
2、中国专利:200610019531.0 ,发明名称:一种以吸血水蛭为原料制备水蛭素的方法与应用。该发明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吸血水蛭制浆、配制悬浊液和干燥三个步骤,所得到的粉末,它保存了吸血水蛭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天然水蛭素。该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产品保存期长、并可采用Markwardt凝血酶直接滴定法检测天然水蛭素含量,从而使质量稳定,产品疗效有保证等特点。水蛭素应用范围广泛,可通过常规的方法单独做成胶囊、软胶囊、颗粒剂、片剂使用,或与其它动、植物药制成复方制剂,用于防治脑中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3、中国专利:200710066096.1 ,发明名称:一种天然水蛭素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水蛭素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是用水清洗吸血水蛭干净后加入含量15~2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30-50小时后,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吸血水蛭药渣绞碎,再加含量15~25%的丙酮水溶液浸泡,滤过,得滤液,分别将两次滤液真空回收乙醇和丙酮后,合并滤液,常规真空冷冻干燥,得到产品。该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收率较高、产品质量好、保存期长,整个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产品作为医药、美容、保健食品三大领域的原料。但在天然水蛭素提取过程中,要使用到乙醇、丙酮,而乙醇和丙酮为易燃品,存在着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维海,未经周维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2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