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的糖化白蛋白检测试剂盒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01260.X | 申请日: | 2014-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奇;李杰;房君江;张秀文;林清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行区联航路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糖化 白蛋白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免疫体外诊断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稳定的糖化白蛋白检测试 剂盒。
背景技术
血清中葡萄糖与血清蛋白的N-末端发生非酶促的糖基化反应,生成糖化血清 蛋白,而糖化白蛋白则占糖化血清蛋白的90%以上。另外,由于白蛋白在血清中含 量稳定存在,而球蛋白则会由于感染等疾病因素造成波动;故准确测定糖化白蛋白 对准确反应糖尿病的的血糖控制情况非常重要。
糖化白蛋白是反映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一项指标。比血糖检测“金标 准”糖化血红蛋白的反映周期要短一些。因此,糖化白蛋白在治疗效果的确认以及 临床用药量的调整方面比糖化血红蛋白具有优势。另外,在许多血红蛋白代谢异常 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受到影响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而糖化白 蛋白的结果则不受影响,如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贫血患者、妊娠期妇女的血糖检 测等等。
诊断方法: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就研发了高压液相离子交换法(HPLC 法)进行糖化白蛋白测定。HPLC法测定糖化白蛋白可准确检测患者短期内血糖控制 的总体水平,但当时由于其代价很高,处理样本量小,不适宜临床常规开展。
之后,随着酶联免疫技术的不断发展,间接免疫法测定糖化白蛋白的方法开始 被运用。通过采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高度特异性地识别非糖基化的特定糖基化区 域,测定此特定位置非糖化血清白蛋白含量,间接得到糖化白蛋白的含量,此方法 虽成本较低,但是测定结果不够准确,操作过程中人为误差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糖化白蛋白检测试剂 盒。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的糖化白蛋白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试剂R2和试剂 R3;
所述试剂R1的各组分及浓度包括:
所述试剂R2各组分及浓度包括:
所述试剂R3各组分及浓度包括:
优选地,所述试剂R1中的缓冲液包括MES缓冲液、Good’s缓冲液、Tris缓冲液、 HEPES缓冲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试剂R1中的稳定剂包括牛血清白蛋白、海藻糖、蔗糖、螯合剂中的 一种。
优选地,所述试剂R1中的防腐剂为叠氮钠或proclin300。
优选地,所述试剂R2中的缓冲液包括MES缓冲液、Good’s缓冲液、Tris缓冲液、 HEPES缓冲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试剂R2中的色原包括MEHA、TBHB、TOOS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试剂R2中的稳定剂包括牛血清白蛋白、海藻糖、蔗糖或螯合剂中的 一种。
优选地,所述试剂R2中的防腐剂为叠氮钠或proclin300。
优选地,所述试剂R3中的缓冲液包括柠檬酸缓冲液、琥珀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 氢钾-盐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试剂R3中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20、Brij35、曲拉通-100中的一种 或几种;所述试剂R3中的防腐剂为叠氮钠或proclin300。
本发明检测原理为:
(1)糖化白蛋白的测定:
在样本中,首先注入糖化氨基酸氧化酶(KAOD)发生作用将内源性糖化氨基酸 变成葡萄糖酮醛、氨基酸和双氧水而除去。在处理液中,注入对白蛋白特异性的蛋 白酶,发生作用从糖化白蛋白生成糖化氨基酸。其次,注入糖化氨基酸氧化酶从糖 化氨基酸生成葡萄糖酮醛、氨基酸和双氧水。生成的双氧水在色原和4-氨基安替比 林的共存下,过氧化物酶(POD)的作用下,定量地变化成蓝紫色色素。通过测定 蓝紫色色素的吸光度而定量从糖化白蛋白生成的糖化氨基酸。
(2)白蛋白的测定:
本法即采用溴甲酚绿染料比色法,在pH4.2的条件下,样本中的白蛋白与溴甲 酚绿偶合生成蓝绿色络合物,从而引起630nm处吸光度的上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酶法检测糖化白蛋白的含量,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准确 的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1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