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移动储能箱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0705.2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8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旭;姜广宇;王琦;罗天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启光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56;H02B1/2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移动 箱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储能箱中一般都安装着大量的热继电器、断路器、电容器等器件,这些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就可能烧毁这些器件,甚至引起储能箱的爆炸。有些设备在温度极低的恶劣环境下又要保证设备器件正常工作,所以储能箱既要保证良好的散热,又要确保低温条件下的保温效果。
在实际使用的环境一般比较恶劣,甚至有些在露天情况下使用,往往需要较高的防水防尘防紫外线等级及抗震要求。储能箱的结构设计就成了防水防尘散热等的难点,而市面上常见的储能箱设计往往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新型移动储能箱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移动储能箱体结构,安装器件的箱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箱体一侧设有柜门,所述箱体六面板材均为双层板结构,中间夹有隔热岩棉,所述箱体顶部设有排风护罩,所述排风护罩伸出箱体顶部,且伸出部分的侧面设有用于排风的通风口,所述排风护罩内安装有风扇。
所述柜门底部设有用于通风的百叶窗,并且在百叶窗内侧设有进风过滤网。
所述柜门四周设备密封胶条,且柜门上设有防盗锁。
所述箱体四周具有荧光漆层。
所述隔热岩棉厚度大于80mm。
所述底座上设有防盗锁、吊装孔,以及用于电力进线和叉车起吊的叉车孔。
所述箱体表面设有吸收紫外线涂层。
本发明箱体结构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既能保证散热保温、也具备防火防水防尘功能,并且结构强度高、具有抗震性能和防紫外线功能,能够可靠的保护箱体内的电器部件。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2为移动储能箱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风扇;2、排风护罩;3、柜门;4、门把手;5、灯带;6、百叶窗;7、底座;8、排水孔;9、隔热岩棉;10、密封胶条;11、荧光漆层;12、防盗锁;13、吊装孔;14、叉车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可知,移动储能箱体结构安装器件的箱体固定在底座7上,箱体六面板材均为双层板结构,中间夹有隔热岩棉9,板材优选钢板,隔热岩棉9优选设置80mm以上厚度,可有效保证箱体内外温差在10度以内,此外箱体的外表面还涂有吸收紫外线涂层,保证箱体内外材料性能不受紫外线的干扰。由于箱体材料、隔热保温材料及内部材料均采用高性能阻燃材料,因此可有效防火。
底座7及内部框架采用优质钢材焊接,且内部紧固件采用不锈钢材质,整体强度及抗震性能良好,底座7设有防盗锁12、吊装孔13和叉车孔14,叉车孔14也可用作电缆进线槽。
箱体一侧设有柜门3,优选双对开门结构,这样能够增大开合面积,方便后期维护,柜门3底部设有用于通风的百叶窗6,并且在百叶窗6内侧设有进风过滤网,进风过滤网方便更换拆装,并能在在大风扬沙天气有效阻止灰尘进入箱体内部。此外柜门3四周设备密封胶条10,可以保证箱体的密封性能,并在柜门3上设有防盗锁12,具备防盗作用。
箱体柜体上还可安装LED电量显示灯带6,方便操作人员直观并及时了解设备电量情况,此外箱体四周具有荧光漆层11,在夜晚或紧急断电情况下,可以更方便指引操作,并且方便维修人员确定箱体或箱门的位置。
箱体顶部设有排风护罩2,排风护罩2伸出箱体顶部,且伸出部分的侧面设有用于排风的通风口,这样可以避免雨水渗入箱体内部,排风护罩2内安装有风扇1,可以保证箱体通风。排风护罩2下方均设有集水盘,集水盘通过管道连通箱体底部的排水孔8,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箱体内浸入雨水,对箱体内的器件提高更加可靠的保护。
此外,储能箱体与排风护罩2之间增加排水结构,排水结构包括导流斜面和排水管,导流斜面倾斜设置在排风护罩2与箱体之间,用于收纳从排风护罩2渗入的水(雨水),在导流斜面底端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进水口,从而可以将渗入的水收纳,并排出箱体。
为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在导流斜面与箱体之间设有防水隔板,防水隔板水平设置,即为箱体顶部,在边缘可以做水密处理。导流斜面上方配有上护板,导流斜面与上护板构成V形结构,排风护罩2的通气孔位于V形结构开口端之间,这样渗入的水只会落入V形结构内,进水口则设置在导流斜面与上护板交接处的导流斜面上,在V形结构交接处,优选通过利用橡胶条做水密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启光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启光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0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