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滨锦葵素在制备防治炎症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99929.6 申请日: 2014-08-15
公开(公告)号: CN104138367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2
发明(设计)人: 管福琴;冯煦;陈雨;王奇志;王鸣;赵友谊;单宇;印敏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11 分类号: A61K31/11;A61P29/00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海滨 锦葵 制备 防治 炎症 相关 疾病 药物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海滨锦葵中的特异单体海滨锦葵素(virginicin)在制备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防治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二、技术背景:

炎症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对其进行精密的调控。但当炎症反应不可控时,会导致机体多种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theumatoid arthriti)、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神经退化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及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syndrome) 等等,长期的炎症反应刺激还会诱发机体癌变(1、Zhu et al, Cancer Biol Ther, 2011, 12(2):95-105),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机体过激的炎症反应进行有效控制是目前开发治疗这些疾病药物的主要方向。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等炎症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可被诱导表达,从而加剧机体的炎症程度(2、Ricciotti E and FitzGerald GA,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1, 31(5): 986-1000),因此对这些炎症因子进行抑制将有助于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

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 (L.) Presl.)系锦葵科海滨锦葵属的多年生宿根植物。海滨锦葵天然分布于美国东部沿海从特拉华州至德克萨斯州的盐沼海岸带,目前已在辽宁、江苏、山东等省沿海滩涂种植。海滨锦葵的地下块根特别发达,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肉质根会不断膨大,美国东部印第安土著有用其治疗上呼吸道炎症的习惯,但是其治疗呼吸道炎症物质基础未见报道。海滨锦葵素是从海滨锦葵的地下块根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杜松烷型倍半萜,且对大丽轮枝菌具有杀灭作用,可用于棉花黄萎病防治(3、陈雨,专利申请号:201310211385.1),但海滨锦葵素对炎症方面的作用未见有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海滨锦葵素在制备炎症抑制剂的应用,特别是海滨锦葵素在制备治疗内毒素休克等由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由参考文献[3]可知,所述海滨锦葵素的化学式为C16H18O5,分子量为290,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海滨锦葵素可用于制备治疗内毒素休克等由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

所述炎症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神经退化性疾病、脓毒性休克等。 

经药理实验证实海滨锦葵素能有效地抑制炎症因子如前列腺素E2(PGE2)和一氧化氮(NO) 的表达;此外,40 mg/kg海滨锦葵素对佛波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吲哚美辛效果相当。可作为炎症抑制剂用于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神经退化性疾病、脓毒性休克等由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海滨锦葵素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制备成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如,片剂、丸剂、膏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以及注射液粉针剂或水针液。 

四、附图说明:

以下图可作为附件材料上报。

图1海滨锦葵素的分子结构式。 

图2海滨锦葵素作用于RAW264.7 细胞后的MTT 实验结果图。 

图3海滨锦葵素抑制前列腺素E2(PGE2)的作用。#P<0.01 vs 对照组;*P<0.01 vs LPS处理组。 

图4海滨锦葵素抑制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的作用。#P<0.01 vs 对照组;*P<0.01 vs LPS处理组。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仅仅限于所列举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海滨锦葵素细胞毒性试验 

采用MTT 法检测海滨锦葵素的细胞毒性,具体步骤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9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