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栖动物采集定量框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98455.3 | 申请日: | 201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押媛媛;郭彪;丁森;押磊;田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浩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天达律师事务所11475 | 代理人: | 张嵩 |
| 地址: | 066003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采集 定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栖动物采集定量框,尤其涉及适于水流较强的采集环境的底栖动物采集定量框。
背景技术
在地表水体中,有许多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其对水环境评价监测、水生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人们先后发明了多种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采样装置和方法。
作为浮游生物采集装置,浮游生物网是最为常见的,根据调查目的,可以用其进行浮游生物的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甚至还能用其对水体中的泥沙颗粒进行定性研究。然而,其仍存在以下不足:
在浮游动物的定量调查中,滤水量大(通常为20L~50L水体),对野外采样人员的体能消耗较大;
对于一些严重污染的河流,有很多挥发性污染物,在定量采集浮游动物时,对采样者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
不能准确的定量出各粒径级的采样物(例如泥沙颗粒)在水体中的含量及它们之间的比例。
此外,作为底栖动物采集装置,根据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这样的调查目的的不同,常用的定量调查工具有:彼得逊采泥器及其改良类型,其靠自身重量沉入水底,取出一定面积的底泥,从而计算出监测水域中底栖动物的数量;索伯网,其将一定面积的采样框内的底质转移至网兜内,从而收集到底栖动物。常见的定性调查工具有D型网,其将采样点的底泥等收集到网兜内,然后过滤、筛分得到底栖动物;直角网(作业方式与D型网相同);人工基质类采样工具,放置在采样点一段时间,待底栖动物自由爬行进入其内后,进行收集、分析。然而,上述采样工具存在如下不足:
当前的底栖动物采集工具中,综合性普遍不足,尚未出现一款适用于不同水深,且同时具备定性采集和定量采集功能的底栖动物采集装置;
上述采集工具,特别是D型网和索伯网等采样工具,需采样人员携带采样工具涉水采样,故当要调查采样的水体环境为淤泥底质或冬季冰下时,对采样人员的体能要求、防护要求都很高;
对污染性河流,有许多有害污染物,在利用上述底栖动物采样工具时,往往与水体接触较多,对采样人员的威胁较大;
此外,人工基质类采样工具由于需要底栖动物自由爬行进入其内,故往往需要将其放置在调查水域内一段时间(一般8周左右),调查耗时长,不适于大流域流动式采样调查,且调查装置在放置过程中容易遭到人为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种现有采样装置的问题而研发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底栖动物采集定量框,包括:所围面积一定的框架;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回收绳;以及连接于所述框架、用于使所述框架暂时固定于采集环境的水底的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可以是锚、重块、或被设于所述框架的至少对角位置的固定钉。所述固定钉可以被设于所述框架的上下两面侧。
所述框架可以为直角U形,在该U形框的两侧边上分别开有用于使带限位构件的采吸头伸入并滑动的滑槽。此时,所述固定构件是分别被设于所述U形框架的两个底角部和其两个侧边的开放端的固定钉,该固定钉可以被设于所述框架的两个底角部和其两个侧边的开放端的上下两面侧。
可以在所述框架的至少对角位置、或所述U形框架的两个底角部和其两个侧边的开放端分别连接有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采吸装置及其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定量框及其变形例的构造的图。
图4是说明另一种变形例的定量框的构造及其与采吸头的配合的图。
图5是说明使分级过滤装置晃动的机制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样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说明抽吸泵的出水口所连接的排管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使用真空抽吸方式时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非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的概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生生物采集装置整体上主要包括采吸装置100、分级过滤装置200、主体300、样品收集装置400、抽吸泵500、滤水收集装置600。以下针对各个构成要件分别加以说明。
(采吸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浩,未经张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8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重悬装置
- 下一篇:采用集热器流道卧式自动试压机进行试压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