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接以及电子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8163.X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3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守东;刘绍连;苏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F16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轴 第二轴 铰链装置 连接杆 电子终端 联动机构 锁止状态 轴线转动 转动 并排布置 电子设备 固定齿轮 解锁状态 相对静止 转动齿轮 自身轴线 第二面 锁状态 固连 铰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链装置,其包括第一轴、固定齿轮、第二轴、转动齿轮、连接杆和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第一轴与连接杆相对固定,电子终端的第一本体与第一轴、连接杆一同绕第二轴转动;在解锁状态,第一轴能够在第一孔内绕自身轴线转动,使第一本体绕第一轴的轴线转动,并确保连接杆与第二轴及与第二轴固连的第二本体相对静止。该铰链装置能够使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打开180°时呈并排布置状态。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子终端,其第一本体通过铰链装置与第二本体相连,第一本体绕第二本体先后绕铰链装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线转动至180°,达到第一本体的第一面和第二本体的第二面处于同一平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铰链装置,还涉及一种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铰链装置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转动的机械装置,其广泛应用于如翻盖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终端。
现有的电子终端包括第一本体和通过铰链装置与上述第一本体相连的第二本体,其中,铰链为双轴铰链,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与上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第二轴与上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该电子终端的初始状为第一本体紧贴第二本体的状态。应用该电子终端时,用户由初始状态将第一本体绕第二本体打开至180°的过程中,第一本体仅绕第一轴转动,造成两者打开180°时呈上下交错状态,无法展平。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铰链装置,以使应用该铰链装置的电子终端的两个本体能够展为并排布置的状态,以及如何提供一种电子终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其设有联动机构,能够使第一本体绕第二本体打开角度达180°的过程中,先绕第一轴的轴线转动,后绕第二轴的轴线转动,确保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展平至180°打开角时呈并排布置方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打开角度处于不同预设角度范围时,铰链装置中第一轴、第二轴和连接杆的运动状态不同,能够确保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打开180°时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铰链装置,包括:
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用于与电子终端的第一本体固定连接;
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套装并固定在所述第一轴上;
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用于与所述电子终端的第二本体固定连接;
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能够转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
连接杆;所述第一轴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杆的第一孔内;所述第二轴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孔内;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互平行;
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所述第一轴与所述连接杆相对固定;在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轴能够在所述第一孔内绕自身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联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的打开角度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由解锁状态切换为锁止状态;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包括180°。
优选的,上述铰链装置中,所述铰链装置用于支持所述第一本体绕所述第二本体在预设打开角度范围内转动,并提供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定位在所述预设打开角度范围内任意打开角度的支持力;所述预设打开角度范围为0°-360°。
优选的,上述铰链装置中,所述第一本体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绕所述第二本体转动时,所述联动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一本体带动所述第一轴绕所述第一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固定齿轮带动所述转动齿轮绕所述第二轴转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轴相对静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81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镜超声引导式胆道入路系统
- 下一篇:沟槽型V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