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扳手头结构和扳手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97604.4 | 申请日: | 201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2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扳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扳手头结构以及使用该扳手头结构的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在零部件装配和维修保养中应用广泛,可包括普通气扳机、普通棘轮扳手以及普通开口扳手等。其中棘轮扳手具有方便紧固螺母等紧固件的优点,在紧固紧固件时只需往返转动扳手即可实现紧固件的紧固。然而,在例如汽车产品的零部件装配时,存在某些零部件紧固空间很小或特殊的情况。由于棘轮扳手的尺寸较大,针对某些零部件紧固空间较小的情况时,无法使用普通棘轮扳手和气扳机等工具,只能使用普通开口扳手进行紧固。这就需要操作人员不断调整开口扳手和例如螺母的紧固件的位置并进行紧固,具体地,操作人员需要将开口扳手开口对准螺母轮廓、转动扳手紧固、分离、再对准,一直重复此动作直至螺母紧固,从而影响装配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基于普通开口扳手尺寸的棘轮扳手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手头结构和使用该扳手头结构的扳手,该扳手头结构在普通开口扳手的基础上增加了棘轮功能,使用方便并且尺寸较小、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扳手头结构,具有容纳紧固件的开口凹槽,该开口凹槽形成为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U型结构,所述开口凹槽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可沿深度方向移动的滑动件,并且所述扳手结构上形成有止挡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开口凹槽的内部移动的止挡结构,当所述扳手头结构围绕所述紧固件沿正向转动时,所述滑动件能够抵顶所述止挡结构并由面向所述第二侧壁的卡止面与该第二侧壁共同卡止所述紧固件,当所述扳手头结构围绕所述紧固件沿反向转动时,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止挡结构向外移动,同时所述卡止面逐渐远离所述第二侧壁,以释放所述紧固件。
优选地,所述扳手结构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槽移动,其中所述滑槽逐渐远离所述第二侧壁地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形成为楔形结构,该楔形结构接近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与该第二侧壁平行,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与所述滑槽同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扳手结构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槽移动,其中所述止挡结构由所述滑槽形成。
优选地,所述滑槽形成为L型槽,所述滑动件上设有容纳于所述滑槽的L型滑块,所述止挡结构为形成在所述L型槽的拐点处的台阶结构。
优选地,所述滑槽为开设在所述开口凹槽的端面上的敞开式缺口,并且该敞开式缺口上安装有封闭该敞开式缺口的盖板。
优选地,所述扳手结构还包括朝向所述止挡结构偏压所述滑动件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扳手结构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顶所述滑动件,另一端抵顶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止挡结构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卡止面形成有齿状摩擦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扳手,包括把手部和位于该把手部端部的扳手头,所述扳手头为本发明提供的扳手头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可以移动的滑动件,当沿正向转动扳手头结构时,能够对紧固件进行旋拧以进行紧固或松解的操作,当沿反向转动扳手头结构时,能够使得扳手头结构不受紧固件影响自由转动复位,这样不断循环操作正向和反向转动动作,能够不断对紧固件实施旋拧的动作,即实现棘轮扳手功能,使用方便。并且由于本发明能够以普通卡扣扳手为基础进行改进增加滑动件,因此可以实现较小的尺寸。整体结构简单巧妙,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扳手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滑动件抵顶在止挡结构上;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扳手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滑动件远离止挡结构移动;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扳手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滑动件接近止挡结构移动。
附图标记说明
1 紧固件 2 开口凹槽
3 滑动件 4 滑槽
5 盖板 6 弹性件
7 把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7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