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地形的电网冰区分布图局部订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7252.2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杰;吴边;阮羚;姚尧;陈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康普常青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形 电网 区分 局部 订正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地形的电网冰区分布图局部订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数据收集:收集研究区域输电线路人工监测微地形覆冰资料和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
(2)划分微地形监测点的覆冰等级:首先将所述覆冰资料转换为各微地形监测点的覆冰厚度,然后将所述覆冰厚度进行高度和线径修正,最后按照冰区分级标准将修正后的覆冰冰厚进行等级划分;
(3)根据所述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地形起伏度,然后根据所述地形起伏度确定各微地形监测点的订正范围;
(4)采用GIS领域分析法绘制所述各微地形监测点的订正范围;
(5)对比步骤(2)获得的微地形监测点的覆冰等级和所在位置冰区等级,确定所述各微地形监测点的订正范围的覆冰等级;
(6)采用GIS叠加更新法订正冰区分布图:采用叠加更新工具,将冰区分布图矢量文件作为输入图层,将订正范围图层作为更新图层,字段选择步骤(5)确定的订正范围的覆冰等级,执行操作完成冰区分布图的订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究区域输电线路人工监测微地形覆冰资料包括监测点记录的时间、经度、纬度、特殊微地形、覆冰长短径、覆冰重量、覆冰物直径、导线型号、导线悬挂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覆冰资料转换为各微地形监测点的覆冰厚度的规则为:首先采用冰重数据进行覆冰厚度转换,如覆冰资料无实测冰重数据,则可依据实测覆冰长短径进行覆冰厚度转换;如果南北向覆冰厚度同东西向覆冰厚度不同,则取覆冰厚度较大者进行冰厚转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覆冰厚度进行高度和线径修正是指将覆冰厚度修正为离地高度为10米、直径为26.8毫米的导线的覆冰冰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地形起伏度的具体步骤为:在ArcMap中加载微地形覆冰图层后,以监测点为中心,采用缓冲分析工具生成5000米范围的缓冲区域,采用按掩膜提取工具从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文件中提取各监测点缓冲范围内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取各个缓冲区域海拔最大值和最小值,两者相减即得到地形起伏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地形包括风口、垭口、分水岭、山脊、山坳、鞍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根据地形起伏度确定各微地形监测点的订正范围的规则为:地形起伏度小于500,订正范围为2000米;地形起伏度大于500小于1000,订正范围为1500米;地形起伏度大于1000小于1500,订正范围为1000米;地形起伏度大于1500,订正范围为500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
(a)将微地形覆冰图层采用缓冲分析工具,设置缓冲字段为地形起伏度订正范围,生成地形起伏度订正范围区域,以地形起伏度订正图层命名;
(b)将微地形覆冰图层采用缓冲分析工具,设置缓冲字段为一级订正范围,生成一级订正范围区域,以一级范围订正图层命名;
(c)采用空间叠加擦除分析工具,将地形起伏度订正图层作为输入图层,将一级范围订正图层作为擦除图层,得到扣除一级范围的地形起伏度订正范围,以二级订正图层命名;
(d)采用空间叠加合并工具将一级范围订正图层和二级订正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即订正图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确定所述各微地形监测点的订正范围的覆冰等级为:将监测点的覆冰等级与所在位置的冰区等级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等级相差为1,则将订正范围内的覆冰等级相应的增加或减少一级;如果两者等级相差大于1,则分情况而言:如果微地形监测点的订正范围为500米,则将订正范围内的覆冰等级相应的增加或减少一级;如果微地形监测点的订正范围大于500米,则将微地形监测点周围500米范围内的覆冰等级相应的增加或减少两级,剩余订正范围内的覆冰等级相应的增加或减少一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康普常青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康普常青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72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