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96578.3 | 申请日: | 201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龚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迅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08;B32B27/30;B32B3/30;B32B7/08;B32B7/04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聚乙烯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料板或复合发泡塑料板,由于受到制作工艺的限制,产出的板材结构不够优良。现今采用了聚录乙烯板材,主要以聚录乙烯作为主要原料,然后经特殊的发泡工艺制成,因其芯部发泡,两面结皮,由于表面结皮,提高了表面硬度,使其具有了木材的美观性及适用性,所以也称为人造板材,这种板材保留了聚录乙烯的一切优良热性,但由于聚录乙烯低发泡板结构单一,使其板材的性能不够完善,且有的表面硬度不高,耐磨性能差,不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等,因此,还需要作出相应的改进,以便能更好的投入到建材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效提高了表面硬度,使得表面更加耐磨,且能起到良好的阻燃作用的聚乙烯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聚乙烯板结构,包括聚录乙烯硬片层,聚录乙烯硬片层内设有加强板,加强板呈三角支撑结构,加强板固定在聚录乙烯硬片层内,聚录乙烯硬片层下表面连接有胶粘层,胶粘层厚度大于聚录乙烯硬片层厚度,胶粘层下表面设有基层塑木板层,基层塑木板层固定在胶粘层上,基层塑木板层内设有钢条,钢条不止一个,且钢条均匀排列在基层塑木板层上,且钢条顶部穿过胶粘层与聚录乙烯硬片层固定连接,基层塑木板层下表面连接有防火材料层,防火材料层厚度大于基层塑木板层厚度,防火材料层与基层塑模板层之间通过内置螺钉连接,防火材料层下表面连接有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厚度大于聚录乙烯硬片层厚度,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内开有透气孔,透气孔不止一个。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聚录乙烯硬片层的厚度在一至两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为硬质聚录乙烯低发泡板,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与防火材料层之间采用热熔接或焊接。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基层塑木板层为木粉与塑料经模具挤出成型的板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聚乙烯板结构有效提高了表面硬度,使得表面更加耐磨,且能起到良好的阻燃作用,不易产生变形,耐腐蚀性能强,便于加工,能达到良好的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录乙烯硬片层;2.加强板;3.胶粘层;4.基层塑木板层;5.钢条;6.防火材料层;7.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8.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聚乙烯板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聚录乙烯硬片层1,聚录乙烯硬片层1内设有加强板2,加强板2呈三角支撑结构,加强板2固定在聚录乙烯硬片层1内,聚录乙烯硬片层1下表面连接有胶粘层3,胶粘层3厚度大于聚录乙烯硬片层1厚度,胶粘层3下表面设有基层塑木板层4,基层塑木板层4固定在胶粘层3上,基层塑木板层4内设有钢条5,钢条5不止一个,且钢条5均匀排列在基层塑木板层4上,且钢条5顶部穿过胶粘层3与聚录乙烯硬片层1固定连接,基层塑木板层4下表面连接有防火材料层6,防火材料层6厚度大于基层塑木板层4厚度,防火材料层5与基层塑模板层4之间通过内置螺钉连接,防火材料层6下表面连接有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7,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7厚度大于聚录乙烯硬片层1厚度,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7内开有透气孔8,透气孔8不止一个,所述聚录乙烯硬片层1的厚度在一至两毫米之间,所述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7为硬质聚录乙烯低发泡板,聚录乙烯发泡基材层与防火材料层6之间采用热熔接或焊接,所述基层塑木板层4为木粉与塑料经模具挤出成型的板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迅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迅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6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夜光贴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基于三位六态七通阀的多模式自动上样层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