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代替或部分代替天然牙齿的牙科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96533.6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6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成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6/083 | 分类号: | A61K6/083;C08F122/22;C08F222/22;C08F222/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侯桂丽 |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替 部分 天然 牙齿 牙科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牙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代替或部分代替天然牙齿的牙科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其良好的固化性及透明性等特性,以(甲基)丙烯酸酯为代表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在涂料、印刷制版、光学材料及牙科材料等各种领域内广泛使用。
其中,在牙科材料领域内,广泛应用于天然牙齿的龋齿、折断等的修复中使用的牙科用复合树脂等牙科修复材料,用于使牙科用复合树脂和牙齿粘接的各种牙科用粘接剂,以及人工牙、假牙床材料等。
牙科用复合树脂一般由聚合性单体、聚合引发剂及填料构成,作为聚合性单体,从生物体内的安全性、固化物的机械强度、耐磨损性及美观性等的观点来看,使用自由基聚合性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使用2,2-双(4-(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基)丙烷(通称为Bis-GMA)、二甲基丙烯酸2,2,4-三甲基六亚甲基双(2-氨基甲酰氧基乙基)酯(通称为UDMA),特别是Bis-GMA自从1962年由Bowen首次提出在牙科材料中的应用以来,现在仍作为几乎所有的牙科用复合树脂的聚合性单体使用。
然而,对于牙科用复合树脂,从临床现场指出,在固化物的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及耐磨损性的提高、吸水及变色着色的减少、固化时的聚合收缩的减少、与天然牙齿同样的透明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改善余地大。特别是聚合收缩会导致因牙科用复合树脂从粘接面剥离而生成的收缩缝的产生,成为继发龋、牙髓刺激、着色、修复物脱落等的原因,因此强烈希望尽可能地减少。另外,为了满足对美观性的高要求,并且赋予x射线造影性,在牙科用复合树脂中经常使用高折射率的填料,因此需要赋予与天然牙齿相近的透明性,希望所用的聚合性单体的折射率高。进而,从在口腔内的耐久性(耐冲击性及耐折断性)的观点来看,希望具有高弯曲强度。
对于聚合收缩的减少,有专利文献提出了使用聚合收缩通常比丙烯酸类化合物更小的开环聚合性的环氧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通过使用这些化合物,有能减少聚合收缩的倾向,但因为固化体系不同,所以需要专用的底漆(primer)等问题也很多。另外,从美观性及操作性的观点来看也有问题。
另外,也提出了提高填料的填充量来减少聚合收缩。然而,因为所用的单体的收缩率大,所以其效果有限。
还提出了使用含硅(甲基)丙烯酸酯的低收缩性材料。然而,该材料的合成繁琐,在工业制造方面留有问题。另外,从同化物的机械强度的观点来看也有问题。
因此,希望能有一种固化时聚合收缩小、且固化物透明、美观,从而能代替或部分代替天然牙齿的聚合性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固化时聚合收缩小、且固化物透明、美观的牙科材料组合物,其固化物能代替或部分代替天然牙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科材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A)、光聚合引发剂(B)及填料(C)。
作为优选,所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A)为
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无特别限定,通常通过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加成反应来制造。所述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也有很多在工业上能获得的化合物,但也可以通过环氧化合物和(甲基)丙烯酸的开环酯化而获得。所述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也有很多在工业上能获得的化合物,它们可以直接使用,但例如也可以通过对应的二胺化合物和光气的反应进行合成而得到。
作为优选,所述光聚合引发剂包含光致自由基生成化合物和通式(1)所示稠合多环芳香化合物;
R1R2CsatH-A-(R3)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成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成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6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