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气相沉积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96397.0 | 申请日: | 201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1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22 | 分类号: | C23C14/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晶片 压环 边缘区域 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 叠置 薄膜 物理气相沉积设备 基片上表面 晶片上表面 承载晶片 工艺效率 冷却效果 输出功率 直流电源 镀膜 卡盘 覆盖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气相沉积方法,用于在物理气相沉积设备内实现对晶片完成沉积工艺,该设备内设置有用于承载晶片的卡盘和压环,该方法包括:步骤S1,使压环叠置在晶片上表面的边缘区域,以使晶片被固定在卡盘和所述压环之间,对晶片沉积第一厚度的薄膜;步骤S2,使压环未叠置在基片上表面的边缘区域,继续对晶片沉积第二厚度的薄膜,以实现在晶片的边缘区域镀膜。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晶片的覆盖率;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提高晶片背压和对晶片的冷却效果,因而可以提高直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从而可以降低工艺时间和提高工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气相沉积方 法。
背景技术
硅通孔技术(through silicon via,以下简称TSV)技术是通过在芯 片和芯片之间、晶圆和晶圆之间制作垂直导通,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 最新技术,由于TSV技术能够使芯片在三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芯 片之间的互连线最短、外形尺寸最小,并且大大改善芯片速度和低功 耗的性能,成为目前电子封装技术中最先进的一种技术。
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以下简称PVD)工艺 在TSV技术中,主要是用于在硅通孔中沉积阻挡层和铜籽晶层,其中, 阻挡层用于防止铜原子向硅或者二氧化硅中扩散,铜籽晶层用于作为 后续电镀工艺的导电层。由于在TSV PVD工艺中硅通孔内沉积的薄膜 厚度往往较大,使得薄膜应力过大导致采用静电卡盘无法对晶片进行 静电吸附固定,并且,由于TSV技术多应用在后道封装工艺中,且在 后道封装工艺往往需要将晶片减薄并粘结在玻璃基板上,而静电卡盘 无法对玻璃基板进行静电吸附固定,因此,往往需要机械方式对晶片 进行固定。
图1为PVD设备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中所示卡环的俯视图。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该PVD设备包括反应腔室10,在反应腔室10 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晶片的卡盘11,在压环12的内周壁上且沿其周 向设置有多个压爪121,借助多个压爪121的下表面叠置在晶片S上表 面的边缘区域,以将晶片S固定在卡盘11上;在反应腔室10的顶部 设置有靶材13,借助靶材13与激励电源(图中未示出)电连接,使得 靶材13具有一定的负偏压,用以将反应腔室10内的工艺气体激发形 成等离子体,并吸引反应腔室10内等离子体中的正离子轰击靶材13 的表面,使得靶材13表面的金属原子自靶材13的表面逸出沉积在基 片S表面的硅通孔内。
然而,采用上述方式实现TSV PVD工艺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由于 TSV PVD工艺之后的电镀工艺对晶片S的覆盖率要求很高,即,要求 压环12对晶片S的覆盖面积越少越好,因此需要压爪121的数量和尺 寸越小越好,但是,由于晶片S的背面还存在为避免晶片S的温度较 高向晶片S的背面吹热交换气体而产生的背压,因此压爪121的数量 太少和尺寸过小会造成不能实现压环12将晶片S固定在卡盘11上, 为此,现有技术中通常压爪的数量为24个,使得压爪121在压环12 周向上的比例为50%,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造成铜籽晶层在 晶片S上的覆盖率低,从而影响后续的电镀工艺;而且会造成晶片S 的背压最高值为2Torr,这会使得晶片S的冷却效率不高,因此为避免 晶片S在工艺过程中温度较高,往往使直流电源的输出功率较低,但 这又会造成工艺时间长,例如,为实现沉积1μm厚度的铜籽晶层薄膜, 激励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kW,工艺时间为220s,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 种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其不仅可以提高薄膜在晶片上的覆盖率,从而 可以保证后续工艺;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提高晶片背压,可以提高对 晶片的冷却效果,因而可以提高激励电源的输出功率,从而可以降低 工艺时间和提高工艺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6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