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巢处理粪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6029.6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务彪;常钟;潘登;周建平;孟庆华;史晓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亿安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复合 微生物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巢处理粪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粪水在不隔绝氧的条件下静置预处理24~48小时,制得预处理粪水;
(2)先铺设底料层,底料层厚度为100~160cm,然后在底料层上表面铺设垫料层,垫料层厚度为8~20cm,然后向垫料层上表面铺洒复合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0.5~2kg/m2,然后将混料与菌液按质量比(3~6):1的比例混合后,按0.3~1kg/m2的施用量铺洒于复合微生物菌剂上,静置发酵60~90h,制得复合微生物巢;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米曲霉、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
所述的菌液为米曲霉、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的菌液,菌液中菌体浓度为≥10亿cfu/ml;
底料为密度0.096~0.16g/cm3、吸水率15~60%的含有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的农业废弃物,垫料为密度0.2~0.4g/cm3、吸水率15~65%的含有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的农业废弃物,混料为密度0.45~0.55g/cm3的含有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的农业废弃物;
(3)将步骤(1)制得的预处理粪水通入步骤(2)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巢的上表面,预处理粪水通入量体积与复合微生物巢体积的比值为1:(45~55),发酵30~100天,将发酵后的复合微生物巢经粉碎、造粒,制得有机肥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在静置预处理前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步骤,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米曲霉、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每克复合微生物含有的上述微生物的总数为≥10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米曲霉、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比例为1:(0.5~5):(1~7.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量为粪水质量的0.5~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米曲霉为米曲霉平展变种、米曲霉疏展变种;酿酒酵母为酿酒酵母椭圆变种;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枯草芽孢杆菌斯氏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米曲霉、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比例为1:(0.5~5):(1~7.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米曲霉为米曲霉平展变种、米曲霉疏展变种;酿酒酵母为酿酒酵母椭圆变种;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枯草芽孢杆菌斯氏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菌液采用米曲霉、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单独液体发酵后的发酵液按照比例混合制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静置发酵60~90h后,复合微生物巢表面20公分以下的温度达到60℃以上;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底料为稻壳、玉米芯、作物秸秆的粉碎物,粒度5~10mm、2.5~5mm、厚20~30μm;垫料为锯末、粗糠或食用菌废弃物的粉碎物,粒度5~10mm、2.5~5mm、厚20~300μm;混料为麸皮、海藻粉或豆粕粉,粒度5~10mm、2.5~5mm、厚20~300μm;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复合微生物巢的长为4~8m,宽为4~8m,深为1.1~2.0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预处理粪水通入速度为每小时每平方米0.1~0.5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粉碎至40目;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发酵过程中每隔10~20h,翻抛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亿安生物研究所,未经济南亿安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60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外立面节能系统
- 下一篇:桩土相互作用拟静力试验的P-Y曲线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