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制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6019.2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2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马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24 | 分类号: | B60L7/24;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制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刹车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刹车系统中,刹车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 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好的刹车片是人和汽车的 保护神。
现有的刹车片主要分以下几类:石棉刹车片、半金属刹车片、少 金属刹车片、NAO配方刹车片、陶瓷刹车片、NAO陶瓷刹车片。现 有刹车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来自摩擦,利用刹车片与刹车碟(鼓)的 摩擦,将车辆行进的动能转换成摩擦后的热能,将车子停下来。
传统的摩擦刹车的方法,造成相应部件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制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摩擦刹车造成 部件磨损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磁制动方法,基于设置在车辆驱动轴上的第一电磁绕组和 与其构成发电系统的第二电磁绕组,第一电磁绕组为转子端,第二电 磁绕组为定子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与刹车踏板相连接的传感器将驾驶人员刹车力度 转化为成比例的电信号;
步骤(b),通过控制器接收所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通过预存 的数据表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步骤(c),通过第一电力变换电路对其输入端接入的蓄电池电压 进行电力变换,其输出端连接到第一电磁绕组,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 制信号控制输出相应幅值的电流到所述第一电磁绕组;通过第二电力 变换电路对其输入端接入的蓄电池电压进行电力变换,其输出端连接 到第二电磁绕组,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相应幅值的电 流到所述第二电磁绕组;
步骤(d),通过第一电磁绕组和第二电磁绕组之间的电磁阻力产 生制动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在驱动轴上的发电机系统,实现磁阻制动,避免了传统 刹车片的部件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 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磁制动方法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磁制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磁制动方法,基于设置在车 辆驱动轴上的第一电磁绕组和与其构成发电系统的第二电磁绕组,第 一电磁绕组为转子端,第二电磁绕组为定子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与刹车踏板相连接的传感器将驾驶人员刹车力度 转化为成比例的电信号;
步骤(b),通过控制器接收所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通过预存 的数据表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步骤(c),通过第一电力变换电路对其输入端接入的蓄电池电压 进行电力变换,其输出端连接到第一电磁绕组,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 制信号控制输出相应幅值的电流到所述第一电磁绕组;通过第二电力 变换电路对其输入端接入的蓄电池电压进行电力变换,其输出端连接 到第二电磁绕组,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相应幅值的电 流到所述第二电磁绕组;
步骤(d),通过第一电磁绕组和第二电磁绕组之间的电磁阻力产 生制动力。
所述第一电磁绕组设置在车辆驱动轴上,与第二电磁绕组构成发 电系统,第一电磁绕组为转子端,第二电磁绕组为定子端。驾驶人员 对刹车踏板进行操作,控制器控制流经第一电磁绕组和第二电磁绕组 的电流,进而控制第一电磁绕组和第二电磁绕组之间侧磁阻即制动 力,实现刹车效果。第一电磁绕组和第二电磁绕组之间为空气气隙, 没有接触部位,因此不产生任何磨损,避免了传统刹车方式的摩擦损 耗。
所述第二电力变换电路为双向通路,当第二电磁绕组产生反向电 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实现电能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6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自动撇油斜管隔油池
- 下一篇:电动微卡轿车三步进电机式组合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