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刮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5731.0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派莱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02 | 分类号: | B05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刮胶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点胶进行贴合,在贴合成功后,需要进行固化,而在贴合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一部分胶水溢出,需要将这部分溢出的胶水刮掉。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人工使用刀片进行刮胶,效率较低,且容易刮伤触摸屏,并且刮胶的效果不佳,容易残留胶水。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主要采用人工使用刀片进行刮胶,效率较低,且容易刮伤触摸屏,并且刮胶的效果不佳,容易残留胶水,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刮胶装置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刮胶效率较低,刮胶效果较差容易残留较多胶水,且容易刮伤触摸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刮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刮胶装置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刮胶效率较低,刮胶效果较差容易残留较多胶水,且容易刮伤触摸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刮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刮胶效率较高,刮胶效果较好,残留胶水较少,且不容易刮伤触摸屏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刮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夹具,所述夹具型号与触摸屏型号一一对应,所述夹具上设有信息发送单元,所述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特定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特定信息对生成第一控制信息;
4个刮胶头,所述4个刮胶头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分别对所述夹具上的触摸屏的四周同时进行刮胶;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刮胶后的触摸屏,并生成第一检测信息;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息生成第一判断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判断信息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特定信息具体包括:夹具型号和触摸屏型号。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外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检测单元、所述判断单元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4个刮胶头安装在数控机械手臂的一端,所述数控机械手臂的另一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信息接收子单元,所述信息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特定信息;
信息匹配子单元,所述信息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特定信息与预存的信息进行匹配,生成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预存的信息具体为触摸屏型号与刮胶头定位坐标一一对应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信息具体为所述触摸屏四周的胶水含量。
其中,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息生成第一判断信息具体为:所述判断单元将触摸屏四周的胶水含量与第一预设胶水含量进行比较生成所述第一判断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触摸屏型号与夹具型号一一对应,并在夹具上设置了信息发送单元,将夹具型号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夹具型号信息匹配出触摸屏型号信息,并生产相应的刮胶头坐标信息以及走位信息,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刮胶头进行刮胶,在刮胶完成后,检测单元对触摸屏进行检测,判断胶水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将检测结果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由于是精确定位进行刮胶,并且刮胶的路径为提前预设,不需要多余的操作,刮胶精确,且不容易刮伤玻璃,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刮胶装置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刮胶效率较低,刮胶效果较差容易残留较多胶水,且容易刮伤触摸屏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刮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刮胶效率较高,刮胶效果较好,残留胶水较少,且不容易刮伤触摸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刮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外壳,3-控制模块,4-夹具,5-触摸屏,6-信息发送单元,7-刮胶头,8-检测单元,9-显示单元,10-判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刮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刮胶装置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刮胶效率较低,刮胶效果较差容易残留较多胶水,且容易刮伤触摸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刮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刮胶效率较高,刮胶效果较好,残留胶水较少,且不容易刮伤触摸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派莱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派莱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5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丙烯酸粘合剂
- 下一篇:聚烯烃膨胀含磷阻燃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