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防护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5321.6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4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应辉;匡宪伟;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S4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浪涌保护器 防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防护方法,在浪涌保护器接线端口之间的基座表面设置绝缘防护板,通过绝缘防护板使得浪涌保护器接线端口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增大,从而有效的避免在雷电浪涌和操作过电压时各个接线端口之间发生拉弧、闪络等安全隐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浪涌保护器接线端口之间的基座表面设置绝缘防护板是在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基座上设有沟槽,并在沟槽中插入绝缘防护板,通过绝缘防护板将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每一个接线端口隔离开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基座上设有沟槽是在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基座上盖板接线端口旁的表面上按照接线端口的个数,在每相邻的两个接线端口之间从上至下开有纵向贯通沟槽。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板为薄片状绝缘材料制作的板材,绝缘防护板一端有与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基座上纵向贯通沟槽相配的凸缘,绝缘防护板的凸缘从纵向贯通沟槽的上面安装到槽内,直至下底边位于基座接线端口的下面接触到基座下盖为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板的突出基座的部分为突出高度在10-20mm,上下长度为50-60mm的突块,且在每一个基座接线端口的两侧面一边一块;突块在光伏直流1000V时的接线端口之间的电气间隙在15mm以上,爬电距离在20mm以上。
6.一种实现权利要求4所述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防护方法的防护装置,包括基座和防雷模块,在基座上盖上开有卡槽,防雷模块安装在基座的卡槽内,基座上还设有接线端口,其特征在于,在接线端口之间的基座上设有纵向贯通沟槽,在沟槽内插有用于隔离的绝缘防护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由基座上盖和下盖板组合形成,所述沟槽位于基座上盖板相邻的两个接线端口之间的表面上,在每相邻的两个接线端口之间从上至下开有纵向贯通沟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贯通沟槽为“T”型或燕尾型沟槽,绝缘防护板卡在纵向贯通沟槽内,为可拆卸结构;也就是说绝缘防护板能安装在纵向贯通沟槽内也能从纵向贯通沟槽内取出,能很方便的对绝缘防护板进行安装与拆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板为薄片状绝缘材料制作的板材,绝缘防护板一端有与光伏直流浪涌保护器的基座上纵向贯通沟槽相配的凸缘,绝缘防护板的凸缘从纵向贯通沟槽的上面安装到槽内,直至下底边位于基座接线端口的下面接触到基座下盖为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板的突出基座的部分为突出高度在10-20mm,上下长度为50-60mm的突块,且在每一个基座接线端口的两侧面一边一块;突块在光伏直流1000V时的接线端口之间的电气间隙达到15mm以上,爬电距离在20m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53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防雷的低压电气设备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距离保护中故障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