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连续弯道下坡双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94979.5 | 申请日: | 201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7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壮林;石涌泉;徐婷;何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车宁华 |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连续 弯道 下坡 车道 路段 行车 安全 提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山区行车安全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区连续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山区道路事故频发,人身财产损失巨大。山区道路由于受地形限制,大量存在着连续弯道下坡双车道路段。山区连续弯道下坡双车道路段,在道路平面曲率和纵向坡度的综合影响下,车辆控速不够,安全行车视距不足,很难及时发现前方对向来车,常常因避让不及时导致碰撞事故发生。更严重的是,在连续弯道下坡双车道上,驾驶人出于安全考虑,倾向于在道路中央行驶,这就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山区连续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用于提醒行驶在山区连续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上的车辆前方对向车道是否有来车。如果所在处附近的显示器发出黄光,代表前方对向车道正有车辆驶来,驾驶人得到此信息后可以及时减速或靠右行驶,以避免会车碰撞事故发生;如果所在处附近的显示器发出绿光,代表前方对向车道无车辆驶来,驾驶人正常驾驶通过弯道和坡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山区连续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每个弯道内侧车道的路面下设置有两个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的车辆检测仪,所述两个车辆检测仪分别位于对应弯道的两端;在所述每个弯道内侧路肩上固定有两个用于显示前方对向车道车辆信息的LED显示器,所述两个LED显示器分别位于对应弯道内侧的两端;每个LED显示器朝向对应弯道内侧车道的来车方向;
每个车辆检测仪与中央处理器形成无线通信连接,每个LED显示器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本发明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每个车辆检测仪用于在检测到对应车道用车辆通过时,向中央处理器发送高电平信号;
在靠近对应车辆检测仪所在车道的前方弯道的出弯端的另一侧固定有所述对应车辆检测仪的配对LED显示器,所述对应车辆检测仪的配对LED显示器的邻近车道与对应车辆检测仪所在车道形成对向车道;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来自任一车辆检测仪的高电平信号时,向对应车辆检测仪的配对LED显示器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每个LED显示器用于在未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发出绿光,所述每个LED显示器用于在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发出持续时间为t的黄光(接着发出绿光),t为设定的每个LED显示器发出黄光的时间。
所述每个车辆检测仪为VD-I型交通车辆检测仪。
所述每个LED显示器为圆形LED显示器,所述每个LED显示器通过立柱固定在路面上。
所述每个LED显示器的直径为0.8m,所述每个LED显示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5m。
所述每个车辆检测仪与对应弯道拐点处的距离为150m,所述每个LED显示器与对应弯道拐点处的距离为150m。
所述每个车辆检测仪位于对应车道的中央路面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一种山区连续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投资少,精度高,适合规模化推广,具有施工简单、智能化、自动化、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山区连续两个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山区连续两个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山区连续两个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连续两个弯道下坡双向车道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山区连续两个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参照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山区连续两个弯道下坡双向车道路段行车安全提示装置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4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引导系统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