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杆式加强型汽车散热器及该重型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94595.3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1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峰;张小康;肖寿高;杨志刚;张文博;何文军;杨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F01P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杆 加强型 汽车 散热器 重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冷却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其能很好的适应矿 区使用的重型车辆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散热器属于汽车冷却系统,为了避免发动机过热,燃烧室周围的零部件(缸套、 缸盖、气门等)必须进行适当的冷却,散热器一般由进水室、出水室、主片及散热 器芯等三部分构成。散热器在恶劣的路况下,特别是矿区,容易出现结构失效的问 题,在此设计了一种加强型的散热器,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器在恶劣工况下的可靠 性。
发明专利内容
针对重型矿用汽车散热器结构易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拉杆式加强型汽车散热 器及该重型车辆,可以有效的提高散热器在恶劣工况下的可靠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上述目的:
汽车散热器,包括第一、第二侧护板,还包括:
散热器的第一、第二侧护板之间连接有拉杆组;
拉杆组,拉杆组位于散热器的正反两面,每一面设有至少一组拉杆组,每 一组包括至少两个拉杆,每组拉杆一端固定在第一侧护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侧护板。
进一步地,两个拉杆一端重合固定在一个点上,与两个拉杆的另外一端的固定 点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侧护板上凸出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上打有定位孔,每个拉杆两端均 有相应带孔的固定部,拉杆固定部与侧护板定位部通过紧固件连接紧固。
进一步地,第一侧护板上凸出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上打有定位孔,第二侧护板 上凸出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部,定位部上分别打有定位孔,每个拉杆两端均有相应 带孔的固定部,拉杆固定部与侧护板定位部通过紧固件连接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销钉或者螺栓。
进一步地,正面的拉杆组的重合点与反面的拉杆组的两个端点连接同一个侧护 板。
一种重型车辆,配备有上述任一种汽车散热器。
本发明构思简洁、巧妙,在散热器的侧护板上设计了加强拉杆,分别位于散热 器的正反两面。散热器每侧的两根拉杆有一侧是固定在一个点上,这样形成一个三 角形的支撑结构。合理的设计和优化的结构设计可以在车架发生大的扭转时保证散 热器的外部框架结构完好,从而保证散热器芯子不被破坏,提高散热器在恶劣工况 时的可靠性。
本发明采用紧固件连接,装配方便,不影响散热器和中冷器的安装,本发明在 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制造、装配的可行性,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有效提高重 型矿用车散热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强型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加强型散热器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加强型散热器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强型散热器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其中附图标记代表:1—散热器上水室,2—拉杆1,3—拉杆2,4 —散热器芯子,5—侧护板,6—散热器下水室。
在散热器的侧护板上对应的打出六个孔,将总共四根拉杆固定在散热器的两 侧。散热器每侧的两根拉杆有一侧是固定在一个点上,这样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支撑 结构。
第一侧护板上凸出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上打有定位孔,第二侧护板上凸出设有 两个对称的定位部,定位部上分别打有定位孔,每个拉杆两端均有相应带孔的固定 部,拉杆固定部与侧护板定位部通过销钉或者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紧固。
正面的拉杆组的重合点与反面的拉杆组的两个端点连接同一个侧护板。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拉杆组正面采用两组,反面也采用两组。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每组拉杆包括三根拉杆。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两个拉杆的一端的重合部分为一体固定。
本发明,提高了散热器框架的结构强度,保护芯子在恶劣工况时不受破坏。本 发明采用紧固件连接,装配方便,不影响散热器和中冷器的安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 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具 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方案的精神,其 均应涵盖在本案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4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交换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