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丹参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4550.6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永兴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伟忠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1/00;C03C3/08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008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丹参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丹参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显著提高丹参产量的丹参种植方法。
现有技术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SMB)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血参根,大红袍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是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以干燥根以及根茎入药,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丹参的主要产地有山东、安徽、河南、陕西等地,紫花丹参栽培较为普遍。丹参生长环境通常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丹参在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较好,但是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生长。
现有种植方法中,通常包括育苗、苗期管理、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步骤。育苗期间,通常采用种子、分根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采收6月以后成熟的种子。先用30-35℃温水浸泡种子10-1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催芽布袋或其他容器中,放在温度25-30℃和湿度95%以上的环境中催芽。可以随采随播或秋季9月播种,北方多为春播,在3-4月条播或点播,行株距(25-40)cm×(20-30)cm,苗距3cm×3cm。播种前蓄足底墒水,均匀撒施肥料,然后将种子均匀播撒在肥料上,最后在种子上覆盖1cm的过筛细土或细沙。分根繁殖:南方基本在2-3月份,随挖随栽,种根应选中上段萌芽力强的部分,直径0.7-1cm,健壮无病虫皮红的一年生根,将选好的根条掰成约5cm的节段,上口剪平,下口剪斜,并将剪口在草木灰中蘸一下。按行株距各25-30cm开穴,深5-7cm,每个穴放入根条1-2段,边掰边栽,浇足水,覆土约3cm。之后在苗期适当管理,整地施肥,待育苗结束后植入大田,进行适当的田间管理,一般在丹参生长次年即可采集药材。
现有技术的育苗方法,分根等无性繁殖方法会导致其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抵抗病虫害能力差,产量下降。种子繁殖方法普遍发芽率低,得到的丹参品质不高。需要一种能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丹参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丹参种植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丹参种植方法,包括:
育苗,选取优质丹参种子,在阳光下晒2-2.5小时,将种子消毒后浸入过滤除菌后的丹参内生真菌发酵液40-50倍稀释液和蒸馏水中,在常温下浸泡10小时,采用无菌水清洗种子,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并将其晾干,之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中,用清水冲洗2-3次,再放在室温下的沙堆上,每个4小时淋一次清水,待种子发芽后与活化好的内生真菌共同培养,以获得丹参幼苗;
栽培,当幼苗苗根长到4-6cm,苗株高度达到7-8cm时,在室外常温下炼苗,炼苗后可将幼苗取出移植到大田,移植前整理土壤,每亩大田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土壤调理剂25kg混合做底肥施入;
田间管理,追肥时采用所含的氮磷钾三种元素重量比为1∶0.6∶1.3的肥料,通过兑水浇灌的方式追肥,和在追肥期间,采用含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进行喷施,每30天一次,喷施量为每株30ml;
采收,将根茎挖出,除净泥土,剪去茎叶根须,晒干保存,避免与水接触。
其中丹参内生真菌为深绿木霉。
其中深绿木霉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在无菌条件下挑取菌丝,接入已灭菌的固体PDA培养基平板,于25±2℃活化培养70-75小时,取活化培养后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接入已灭菌的PDA液体培养基中,25±2℃下180rpm摇床培养70-75小时。
其中整理土壤包括将土地深翻50cm,之后耙细整平,做成垄式,垄高25cm,垄面宽55cm,垄间距25cm,在垄面上挖两行穴,行距20cm,同一行穴间距20cm。
其中每2000kg的有机肥中包含20kg硫酸铜和100kg楝树根和/或楝树皮粉末和/或高效固氮抗病组合菌。
其中有机肥可包含与丹参相关的药品生产过程中提取了丹参有效成分后的丹参废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永兴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伟忠;,未经安徽永兴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伟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4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农用自动化修垄机
- 下一篇:一种防止颈椎病的移动型显示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