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4180.6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6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银方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02;A61P29/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腔溃疡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作为制备治疗或预防口腔溃疡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 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蓝色假膜溃疡,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局部灼痛为主要特征。它易复发、周期短,且极易感染,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反复发作,拖延持久,还会转为“白塞氏综合症”,甚至累及脏腑,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胃火上行独燎其面”治疗可以选择中药治疗方法。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较复杂,临床治疗要根据不同的诱因,针对性地治疗,才能获得好的疗效。如:解除精神紧张的压力、镇静、安眠、戒烟、酒等;对于溃疡局部,可采用局部涂擦止痛,消炎,促进愈合的药物。如:鱼肝油糊剂,强的松糊剂,养阴生肌散,溃疡膏等,或者在进食前局部涂擦局麻药,以减轻疼痛;或采用激素和抗菌素疗法以暂时缓解病人的痛苦,但易形成的菌群失调等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的损害。现在市场上的口腔治疗药物中多数是中西药结合来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并以西药为主要功效成分,虽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近期治疗效果,但西药副作用大、容易产生耐药性,存在复发率高及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菌群失调、口腔黏膜剥脱及迭加感,且作用靶点单一,长期服用会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因此研发一种口腔溃疡有效治疗药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CN101897726A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粉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的:银珠80-100分,海螵蛸100-200份。该药主治:口腔溃疡、心脾积热型口腔黏膜疾病。
CN103127410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生地黄15g、麦15g、连翘10g、栀子9g、山药30g、金银花15g、白芍15g、黄连10g、牡丹皮15g、竹叶10g、柴胡10g、黄芩12g、黄柏15g、射干6g、紫花地丁10g、穿心莲9g、山豆根12g。治疗时,取上述中药,加入1500ml水,文火煎煮30分钟,滤渣制成汤剂,每日一剂,七天一个疗程。
CN102430053A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的组分组成:生地15-20g、玄参15-20g、麦冬15-20g、芒硝6-10g、熟大黄6-10g、党参15-20g、白术10-15g、升麻10-12g、黄连6-10g、丹皮15-20g、当归10-15g、生石膏20-30g、白芨15-20g。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口腔溃疡临床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急性口腔溃疡、慢性口腔溃疡以及过敏性口腔溃疡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蒲公英10-12份,草豆蔻8-10份,白芍6-9份,茯苓6-8份,薄荷5-7份,穿心莲5-9份,枳壳10-12份,山楂10-15份,柴胡8-10份,金银花10-15份,黄芩7-9份,丹参3-6份,荷叶5-7份,刺五加5-9份,郁李仁3-5份,甘草10-12份。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草豆蔻 本品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性味辛,温。归脾、胃经。能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暖气呕逆,不思饮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银方,未经崔银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4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枪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