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芯纸卷复卷机及起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94019.9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黎启标;罗兆波;丁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8/20 | 分类号: | B65H18/2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冯勐 |
| 地址: | 52825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纸卷 复卷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卷机,特别是用于生产无芯纸卷的复卷机。
背景技术
无芯纸卷是一种没有芯管的纸卷,纸卷的芯部直接由纸张的头部卷绕而成。在现有的无芯纸卷复卷机中,将纸张头部卷成纸卷芯部的方式,是用一个带摩擦面的运动件抵靠在复卷上辊的辊面,令纸张头部在该运动件的摩擦面与辊面之间受到摩擦而起卷。这种起卷方式需要在复卷上辊的辊面设置坑槽,用以容纳新形成的纸卷芯部,因此,在运动件与辊面接触的瞬间,必须严格控制复卷上辊的旋转角度,使辊面的坑槽刚好旋转至与运动件的摩擦面相对的位置,这样大大增加了控制难度,势必对加工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增加了复卷机的制造成本和机器调试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芯纸卷复卷机,对相关的起卷机构作改进,以降低对加工技术的要求,并降低机器调试难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无芯纸卷复卷机的起卷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无芯纸卷复卷机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芯纸卷复卷机,包括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在复卷上辊的下方设有与复卷上辊的辊面靠近的起卷引导面,复卷上辊的辊面与所述起卷引导面之间的间隙构成一条起卷通道,起卷通道的出口端对着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所述起卷引导面与复卷上辊的辊面之间的最窄间隙处的间隙不大于10mm。
本发明所述的无芯纸卷复卷机的起卷方法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无芯纸卷复卷机包括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在复卷上辊的下方设有与复卷上辊的辊面靠近的起卷引导面,复卷上辊的辊面与所述起卷引导面之间的间隙构成一条起卷通道,起卷通道的出口端对着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所述起卷引导面与复卷上辊的辊面之间的最窄间隙处的间隙不大于10mm,开始起卷的时候,利用所述不大于10mm的间隙,使纸张头部在所述起卷通道内发生卷曲,进而由旋转的复卷上辊将纸张头部在所述起卷通道内揉搓成纸卷芯部。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起卷引导面与复卷上辊的辊面之间的最窄间隙处的间隙不大于5mm。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起卷通道的窄小间隙对纸张的卷曲来实现起卷,起卷过程无需严格控制复卷上辊的旋转角度,也无需依靠顶压在复卷上辊的运动件来实现起卷,由此降低了对加工技术的要求,并降低了机器调试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复卷机处于纸张头部刚形成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复卷机开始起卷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复卷机在起卷之后形成新的一筒纸卷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复卷上辊下方的起卷引导面为梳状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芯纸卷复卷机,包括复卷上辊1和复卷下辊2。在复卷上辊1的下方设有与复卷上辊的辊面靠近的起卷引导面3,复卷上辊1的辊面与起卷引导面3之间的间隙构成一条起卷通道4,起卷通道4的出口端对着复卷上辊1和复卷下辊2之间的辊隙。起卷引导面3与复卷上辊1的辊面之间的最窄间隙处的间隙W不大于10mm。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最窄间隙处的间隙W应不大于5mm。
起卷之前,纸张头部的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当前一筒纸卷5复卷至所需的直径后,通过加速纸卷5的转速等方式,令该纸卷尾部的纸张断开,于是形成了后续送过来的纸张的头部6。纸张头部6形成后,前一筒纸卷5便被送出复卷机。
图2所示的纸张头部形成后,随即开始起卷过程。由于起卷引导面3与复卷上辊1的辊面之间的最窄间隙处的间隙W不大于10mm,因此,后续送来的纸张在该最窄间隙处发生卷曲,如图3所示,进而由旋转的复卷上辊1将纸张头部在起卷通道4内揉搓成图3所示的纸卷芯部7。新形成的纸卷芯部7在复卷上辊1的揉搓下,继续沿着起卷引导面3向前滚动。随着纸卷芯部7的滚动,后续送来的纸张连续卷绕在纸卷芯部7上,滚大的纸卷芯部从起卷通道4的出口端滚进复卷上辊1和复卷下辊2之间的辊隙,形成图4所示的一筒新的纸卷8。之后,新形成的一筒纸卷8便在复卷上辊1与复卷下辊2的共同揉搓下继续复卷,直至达到所需的直径,完成复卷过程。
实施例二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起卷引导面3的形状不同。实施例一的起卷引导面3是平面,本实施例的起卷引导面3是向上拱起的曲面。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起卷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4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茶叶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货物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