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3901.1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崔帅;邓茂林;谭鸿波;吴小愚;刘文军;罗帅;刘思川;葛均友;程志鹏;万阳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巫敏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硬管双 膜片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袋,尤其涉及一种大输液装药容器的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俗语医疗包装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软袋输液袋就只有一种“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用袋”。带硬管的输液袋硬管接口垫片尺寸为小于9mm,供加药穿刺或钢针输液穿刺用,内容物采用正灌方式:输液袋焊接接口后,从接口的开口处通过灌装头进行药液的灌装,接口必须形成通路,再在接口上焊接盖子,达到袋体密封的要求。
这种结构的输液袋由于垫片尺寸小,操作人员使用不便,穿刺时不容易对准穿刺部位进行穿刺;并且使用钢针穿刺会将硬管接口内垫片挤压变形,造成漏液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为了方便操作,减少穿刺漏液,降低质量风险;解决现有输液袋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包括输液袋袋体,在输液袋袋体的顶部设有两个分开的硬管接口,在其中一个硬管接口的端部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直径为9-15mm,在两个硬管接口的顶部均设有封口覆膜。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输液袋袋体的底部设有尾部灌装口。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垫片的直径为12-15m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垫片的直径为12mm。
作为优选方式,不带垫片的硬管接口为树脂针输液管。
本发明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
硬管接口:临床用于输液。
封口覆膜:起到密封接口的作用。
垫片:起到穿刺时密封针头的作用。
尾部灌装口:用于药液灌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结构简单、费用低、周期短;方便操作人员穿刺使用,钢针穿刺不会将硬管接口内垫片挤压变形,减少穿刺漏液的情况,减少质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硬管接口, 2-输液袋袋体, 3-垫片, 4-封口覆膜, 5-尾部灌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包括输液袋袋体2,在输液袋袋体2的顶部设有两个分开的硬管接口1,在其中一个硬管接口1的端部设有垫片3,该管可供加药穿刺或钢针输液穿刺用;另外一个硬管接口1上不设置垫片,不带垫片3的硬管接口1为树脂针输液管。所述垫片3的直径为9-15mm,这个尺寸的垫片可以有效的达到穿刺方便的目的,钢针穿刺不会将硬管接口内垫片挤压变形,造成漏液的情况,从而达到对质量风险的控制。在两个硬管接口1的顶部均设有封口覆膜4。所述输液袋袋体2的底部设有尾部灌装口5。所述尾部灌装口是为了通过尾部灌装的方式对输液袋进行灌装,其具体过程为:两个硬管接口可提前覆膜或与输液用垫片进行组合,密封其一端,直接焊接与袋体上;使得灌装药液不再从硬管接口的通路处进入,而从输液袋袋尾的尾部灌装口处进入,最后将焊接进药液的输液袋尾膜材。这种通过设置尾部灌装口进行尾部灌装的方式减少了一个焊盖的环节,同时保证了输液袋的密封性。
实施例1:所述垫片的直径为12mm。
实施例2:所述垫片的直径为14mm。
所述的硬管接口处垫片尺寸不仅限于上述数值。
为了配合该垫片的尺寸,需要对聚丙烯接口注塑机设备模具进行改造。该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硬管接口处垫片的比现有垫片尺寸较大,兼顾成本的同时方便操作人员穿刺使用,钢针穿刺不会将硬管接口内垫片挤压变形,减少穿刺漏液的情况,减少质量风险。
该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适用于50ml-500ml产品的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3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验容器上的贴标签精度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注射器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