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串联机械臂用模块化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3610.2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聚亮;宋朋宇;洪鹰;王国栋;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串联 机械 模块化 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构建中空串联机械臂的模块化关节。
背景技术
机械臂在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应用中,很多的工业流程环节都需要机械臂进行组装和提取作业。现有机械臂自身的组装、拆卸较为复杂。很多轻便、敏捷的机械臂被设计出来,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组装和提取工作。但是现阶段的机械臂在实现小型化设计后,其额定负载会相应降低很多。机器人的结构尺寸和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一个有待协调的问题。机械臂各关节的运动精度、承载能力、运动平稳性等均受到关节内各元件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动作关系的影响。如何实现在机械臂关节的有限空间内合理布置元件位置,避免不同关节的重复性设计,并将生产过程的时间缩短,使关节易于安装和使用,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专利201110333688.1提出的“多自由度机械臂模块化关节”,包括两个以上模块化关节串联且同轴旋转,模块化关节包括关节一和关节二连接为一体,其中,关节一包括传递动力输入轴、该动力输入轴上设有都第一谐波减速器和第一离合器;关节二包括与所述关节一输入轴连接的传动轴,该传动轴与第一离合器相连,第二离合器衔铁与分动传动机构相连接,该分动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二谐波减速器。它的部分传动结构和部分线缆暴露在外面,不利于对元件的保护,模块自身依然比较复杂,没有达到在持重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减小自重的效果,而且模块的连接方式单一,不利于构建运动范围较大的机械臂。没有制动装置,不能实现瞬间制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身重量小、重量功率比大、大大缩短了生产过程的时间、并且易于安装和使用,修理调整便捷的中空串联机械臂用模块化关节。
本发明的中空串联机械臂用模块化关节,它包括壳体,在所述的壳体上安装有后盖并且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在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支架,在所述的支架顶面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和张紧机构,减速器固定在支架下方的壳体上,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轴承座,在所述的轴承座内通过上下轴承安装有关节张紧轴,所述的轴承座支撑固定在带轮张紧摆杆上,所述的带轮张紧摆杆通过安装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在所述的轴承座上安装有失电制动器,关节张紧轴的一端通过转子毂和失电制动器的转子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带轮B连接,在所述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带轮A,带轮C安转在减速器的输入端上,带轮A与带轮B以及带轮C通过同步齿轮带转动相连,带轮张紧摆杆与一推动件相连,带轮张紧摆杆能够在推动件的带动下带动轴承座绕安装轴转动,所述的减速器旋转轴的轴线与开口的轴线垂直设置。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关节内部采用能够将电机、失电制动器和减速器同时固定的半圆形支架结构,避免了在关节内部有限空间内直接安装的不便,并且简化了关节外壳由于安装电机等上述部分所产生的内部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壳体和后盖所形成的密闭空间中,除去支架上电机、失电制动器和减速器所占用的空间,其他部分都是空的,减速器的中间也是空的,所有线缆都可从壳体的一端进入,从减速器中间穿出,所有线缆都可从其内部通过,从而实现内走线方式,使机械臂的结构更加紧凑。采用谐波减速器,传动精度及承载能力高,可实现小体积且大减速比,运动平稳,无冲击,噪音小。关节内部装有独立的失电制动器,当伺服电机失电停止输出转矩时,失电制动器同步失电,使与之连接的带轮制动,进而使减速器停止转动,准确定位,提高了机器人的位置精度。中空串联机械臂的模块化关节,更易于安装和使用;自身重量小,重量功率比大,能耗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空串联机械臂用模块化关节的内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中空串联机械臂用模块化关节的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中空串联机械臂用模块化关节的内部部分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中空串联机械臂用模块化关节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中空串联机械臂用模块化关节除去关节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3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关节式机械臂微低重力补偿系统
- 下一篇:笔记本显示屏外框手动压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