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防霾口罩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3014.4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8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敬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昊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9/04;A41D13/11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口罩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霾材料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防霾口罩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雾霾天气频发,给人们的健康和出行带来不便。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由于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降低能见度,而且霾能够随气体直接进入鼻孔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伤害。
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人为的环境污染,一般发生在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下,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而在某一地区长期滞留。为了减少雾霾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人们在户外运动或者出行的时候会选择佩戴口罩,以减少灰尘颗粒的吸入,但普通的口罩并不能很好的过滤微小的污染物颗粒,而且雾霾天气湿度大,佩戴口罩也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其他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防霾口罩材料,灰尘颗粒过滤效果好,而且具有快速吸湿和抗菌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层防霾口罩材料,包括:上部吸附层、中间抑菌层和下部吸湿导热层,所述上部吸附层设置在中间抑菌层的上表面,所述下部吸湿导热层设置在中间抑菌层的下表面,所述中间抑菌层为纳米银纤维布制成,所述上部吸附层为竹炭针刺无纺布,所述下部吸湿导热层为棉麻纤维面料制成,所述上部吸附层、中间抑菌层和下部吸湿导热层的边缘采用缝纫线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银纤维布由纳米银纤维织成,所述纳米银纤维由纳米银抗菌剂和涤纶纤维制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银纤维中纳米银抗菌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5%~1.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涤纶纤维在纳米银纤维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98.8%~99.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竹炭针刺无纺布由竹炭纤维和棉纶纤维混合后采用针刺工艺制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棉麻纤维面料采用亚麻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织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多层防霾口罩材料,采用多层复合结构,上部吸附层可以吸附空气中大部分的污染物颗粒,而中间抑菌层有效抑制来自空气和人体的细菌,下部吸湿导热层吸湿快干,长期保持材料的干爽,适合制成各种防霾口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层防霾口罩材料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上部吸附层,2、中间抑菌层,3、下部吸湿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多层防霾口罩材料,包括:上部吸附层1、中间抑菌层2和下部吸湿导热层3,所述上部吸附层1设置在中间抑菌层2的上表面,所述下部吸湿导热层3设置在中间抑菌层2的下表面,所述中间抑菌层2为纳米银纤维布制成,所述上部吸附层1为竹炭针刺无纺布,所述下部吸湿导热层3为棉麻纤维面料制成,所述上部吸附层1、中间抑菌层2和下部吸湿导热层3的边缘采用缝纫线相连接,结构牢固,耐用性好。
本发明一种多层防霾口罩材料不仅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颗粒,还具有抑制效果,所述纳米银纤维布由纳米银纤维织成,所述纳米银纤维由纳米银抗菌剂和涤纶纤维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银纤维中纳米银抗菌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5%~1.2%。纳米银抗菌剂具有长效抗菌的性能,制成的纳米银纤维耐水洗,可反复使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涤纶纤维在纳米银纤维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98.8%~99.5%。涤纶纤维的强度高,耐磨性好,而且成本低廉,化学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竹炭针刺无纺布由竹炭纤维和棉纶纤维混合后采用针刺工艺制成。竹炭纤维具有出色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颗粒,与棉纶纤维混合后制成的竹炭针刺无纺布增加了吸附的面积,可长时间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昊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昊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3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膜轴
- 下一篇:一种具有筒子架悬挂装置的倍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