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痈疽疔疮的外敷散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92394.X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金凤 |
| 主分类号: | A61K36/328 | 分类号: | A61K36/328;A61K9/14;A61P17/02;A61K35/56;A61K33/28;A61K33/06;A61K33/34;A61K35/55;A61K33/36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3239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痈疽 疔疮 外敷 散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痈疽疔疮的外敷散剂。
背景技术
痈疽是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证见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分为内痈、外痈两类。内痈生于脏腑(如胃脘痈、心痈、小肠痈等),虽同属痈证,但在辨证论治上与外痈多有不同,且现今外科专书对其症治不作论述;外痈系指发于体表的痈。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脉数等。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疔疮是痈疽等化脓性感染之局部肿胀形似疔盖状者, 又名丁疮、丁肿、疔肿、疔毒、疵疮等。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脚坚硬如钉,故名疔疮。 多发于颜面、四肢以及躯干部位。证见发病急,变化迅速,初起者形如粟米状,形虽小而质坚硬,根基深在,继则焮热红肿,肿势速增而疼痛转剧,待脓溃疔根出者,始可肿消痛减而渐愈。若处理迟延不当,或失治误治,致热毒更甚者,易成走黄之险证。治宜早而迅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方便,药源广、成本低、作用可靠、无副作用治疗痈疽疔疮的外敷散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种治疗痈疽疔疮的外敷散剂,其特征在于:蟾酥30-90份、轻粉10-50份、明矾10-40份、铜绿15-45份、乳香15-40份、没药10-40份、胆矾10-50份、麝香15-45份、雄黄30-90份、朱砂70-100份。
配料最佳组成为:
蟾酥60份、轻粉30份、明矾30份、铜绿30份、乳香30份、没药30份、麝香30份、雄黄60份、朱砂90份。
药理分析:人体受外界因素,热燥或寒湿及风潮侵入,毒在肌皮、血液之中,因受风热湿燥蕴藏,热化成红肿热痛为阳证或痰湿寒注成阴毒(即不红、不肿、不热、皮色不变),驱毒而不消。
方中蟾酥具有开窍醒神解毒安神之效;轻粉、雄黄具有杀菌攻毒;麝香凑增开窍、活血散结,铜绿蚀恶肉、吐风痰击破毒液而出;明矾、胆矾收敛燥湿毒、止痛止痒;乳香具有消炎防腐作用,能促进多核白血球增加,以吞噬死亡的血球及细胞,改善新陈代谢,从而起消炎作用;没药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气舒筋;诸药共奏、效果良好。
用法:方中药物共研成末,每次取10-15g用醋调敷患处,每天敷1-2次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药源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治疗简便,疗效较好,诸药合用具有消解毒疮、收敛燥湿、活血散结等功效,有效地治疗各种痈疽疔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蟾酥60份、轻粉30份、明矾30份、铜绿30份、乳香30份、没药30份、麝香30份、雄黄60份、朱砂90份,共研成末,用醋调敷患处即可。
实施例2: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硫磺50g份、熟石灰40g份、炉甘石50g、赤石脂55g份、冰片25g、轻粉20g、雄黄15g、凡士林15g。上述硫磺、熟石灰、炉甘石、赤石脂、冰片、轻粉、雄黄共研成末,用凡士林调即可。
实施例3:硫磺50g份、熟石灰60g份、炉甘石45g、赤石脂50g份、冰片20g、轻粉25g、雄黄20g、凡士林15g。上述硫磺、熟石灰、炉甘石、赤石脂、冰片、轻粉、雄黄共研成末,用凡士林调即可。
用法:每次取10-15g外敷患处,每天敷1-2次即可。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痈疽疔疮的外敷散剂治疗效果:轻者用药3-5天,重者用药7天左右,即可痊愈。
治疗结果:治疗各种痈疽疔疮的368例,痊愈360例,占98%,好转4例,占2%,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病例1:启某,男,51岁,腰部生恶疮,多年,到处求医看病,疗效不佳,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后,一个星期后痊愈。
病例2:纪某,男,37岁,生有痔瘘,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至6天后痊愈。
病例3:张某,女,43岁,背部生痈疮一年有余,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至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金凤;,未经朱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23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丹参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