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模具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91798.7 | 申请日: | 2014-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C9/18 | 分类号: | B22C9/18;B22C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模具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模具修复方法,属于材料加工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铸造工艺过程中采用的木质、铝质及钢质铸造模具经长时间使用以后,都会发生表面磨损,模具局部破损等现象。目前对于发生破损的铸造模具采用的修复方法通常是用原子灰腻子对磨损表面及破损部位进行充填并打磨后完成其修复过程,由于原子灰腻子材料的硬度不高,而且原子灰腻子在干燥过程中有收缩现象,从而导致被修补的模具局部的强度和耐磨性不高,还会产生收缩裂纹,以致影响到模具的修补效果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各种材质的铸造模具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的修复成本低,周期短,工艺简单,所修复的铸造模具的强度和耐磨性高,表面光洁度高,不产生收缩裂纹。
一种铸造模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对需要修复的木质、铝质或钢质铸造模具的待修复部位进行清理,并用酒精擦拭干净;
2)根据清理后铸造模具待修复部位尺寸大小选择具体的修复方法:当待修复部位最大尺寸不小于10mm时,先用背层修复材料进行预填充,待背层材料硬化后再用面层修复材料进行涂覆修复;否则,直接用面层修复材料进行涂覆修复;
3)将涂覆修复后的铸造模具的修复层用手工电动打磨抛光设备进行修整,使修复层的尺寸达到铸造模具的尺寸要求,并将修复层的表面打磨光滑平整至粗糙度不低于0.8Ra级,即完成铸造模具的修复。
所述的铸造模具修复方法,步骤2)中背层修复材料的组成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和无碱玻璃纤维短切原丝,质量比为100:34:11:100~180,其中固化剂采用改性多元胺,增韧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无碱玻璃纤维短切原丝的规格为6mm;预填充时,将以上四种原料混合均匀的背层修复材料填充到铸造模具需要修复部位,捣实使之平整,并在距模具表面预留下2~3mm凹陷作为修复的空间用于以后填充面层修复材料。
所述的铸造模具修复方法,步骤2)中面层修复材料的组成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和粒度为280~400目的耐磨粉料,质量比为100:34:11:218,其中固化剂采用改性多元胺,增韧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耐磨粉料由重量比为140份的碳化硅粉末和70份的氧化铝粉末混合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
1、利用环氧树脂为基本成分的修复材料来对铸造模具进行修复,与传统的利用原子灰腻子作为修复材料的方法相比,具有修复的铸造模具的强度高,耐磨性好,表面光洁度高(表面粗糙度不低于0.8Ra级),模具使用寿命长以及不产生收缩裂纹的优点。
2、工艺简单,修复成本较低,修复周期短,可适合于木质、铝质或是钢质各种材质的铸造模具的修复需求。
3、本发明针对需要修复的部位的尺寸大小采用了不同的修复方法,对于需要修复的部位尺寸较大的模具,受先用背层修复材料进行预填充后再用面层修复材料进行涂覆修复,由于背层修复材料的韧性较好,所以避免了只是用面层修复材料修复的模具的脆性大的不足,提高了模具的使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对木质铸造模具的修复,具体步骤如下:
1)将其待修复部位用钢刷或是手工电动打磨抛光设备去除掉模具修复部位的污物,,并用酒精擦拭干净;
2)待修复部位最大尺寸为6mm,直接用面层修复材料进行涂覆修复:面层修复材料的组成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和粒度为300目的耐磨粉料,质量比为100:34:11:218,其中固化剂采用改性多元胺,增韧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耐磨粉料由重量比为140份的碳化硅粉末和70份的氧化铝粉末混合组成。
3)将涂覆修复后的铸造模具的修复层用手工电动打磨抛光设备进行修整,使修复层的尺寸达到铸造模具的尺寸要求,并将修复层的表面打磨光滑平整至粗糙度0.8Ra级,即完成铸造模具的修复。
实施例二,对铝质铸造模具的修复,具体步骤如下:
1)将其待修复部位用钢刷或是手工电动打磨抛光设备去除掉模具修复部位的污物,,并用酒精擦拭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1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