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衰减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1267.8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5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万瀚隆;莫金汉;张寅平;朱焰;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空气 净化器 洁净 气量 衰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空气净化器性能测试与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室内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的测试装置,用于测试空气净化器去除颗粒物及VOCs的洁净空气量衰减率。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品质显著影响人们的舒适、健康和工作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室内家具及物品和装修装饰材料释放的有机挥发性化合物(VOCs)浓度过高,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低劣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室外空气颗粒物污染的加剧,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改善居室内空气质量而购买室内空气净化器。鉴于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性能一般消费者很难凭直觉感受到,特别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净化性能的衰减更不容易察觉;因此,亟须发展一种科学、客观、统一的测试评价方法;这种测量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衰减率的装置即为测试评价空气净化器的性能衰减提供了保证。
按照国家标准对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衰减评价方法,需要在规定的密闭环境试验室(30m3实验室,体积较大,需要较长的老化时间;由于是实验室,气密性较难以控制)内建立一套稳定的负载污染物发生(输入)系统,用以模拟测试评价空气净化器连续工作后净化能力的变化(衰减)情况。评价空气净化器性能衰减的负载污染物包括: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根据标准规定,颗粒物可以用香烟烟雾来替代;气态污染物可以用有机挥发性化合物(VOCs)来替代。同时以往的评价试验多采用人工方法将对应的负载污染物输入,输入量的偏移大,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实际的评价试验结果,同时也使实验结果缺乏可比较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测量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衰减率的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评价测试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指标变化(衰减)情况提供了稳定可调的测试条件,确保了测试评价结果的稳定性与一致性,也节省实际测量时间。
本发明所述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气体污染物环境下空气净化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污染物发生装置、密闭舱、泄压阀、风扇,温湿度、颗粒物、VOCs传感器、气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由全氟磺酸管及活性炭滤网以及第一空气阀、第二空气阀组成的空气净化单元、由加湿器和连接在加湿器两端的第三空气阀、第四空气阀组成的加湿模块;其中,密闭舱壁上安装有泄压阀,壁内安装风扇和温湿度、颗粒物、VOCs传感器,待测空气净化器置于密闭舱中;空气净化单元的输入端通过带有第一空气阀的连接管道与密闭舱连接,空气净化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带有第二空气阀的连接管道与气泵的输入口相连,气泵的输出口与密闭舱连通;加湿器的输入端通过带有第三空气阀的连接管道与密闭舱连接,加湿器的输出端通过带有第四空气阀的连接管道与气泵的输入口相连,污染物发生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密闭舱相连,污染物发生装置的控制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路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分别与风扇,温湿度、颗粒物、VOCs传感器、气泵、加湿器以及各空气阀电路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旨在简单、方便且较与实际贴合地测量空气净化器在目标污染物是VOCs或颗粒物情况下的洁净空气量衰减率。按照空气净化器标准对性能衰减的测试评价要求,针对现有的测试方法进行改进,使用稳定可调节、持续产生被测污染源,替代了原有手工操作间歇式不稳定的污染源产生方法;实现了对空气净化器稳定可控的试验老化过程;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验的要求或目的,调整试验负载加载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其控制的温湿度、颗粒物、VOCs传感器组成的舱内参数检测模块,达到控制精简、操作简单、工作稳定、显示直观的目的。该装置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实验后的污染。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评价测试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指标变化(衰减)情况提供了稳定可调的测试条件,确保了测试评价结果的稳定性与一致性,也节省实际测量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量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衰减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1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