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光源透镜及具有该透镜的LED灯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89549.4 | 申请日: | 2014-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2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罗滔;周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中山大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02 | 代理人: | 陈业胜,王毅梅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光源 透镜 具有 灯具 | ||
1.一种LED光源透镜,包括位于底部的柱体和自柱体顶端向上凸起的曲面体,柱体底面设有用于容置LED光源元件的凹腔;柱体的侧表面与曲面体的凸出曲面平滑衔接,所述凸出曲面为光线出射面;所述凹腔的内表面为光线入射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曲面由两个位于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侧曲面沿两者之间平滑衔接组成;所述第一侧曲面的宽度小于第二侧曲面,所述凹腔的中心位于对应第二侧曲面的一侧;
所述第一侧曲面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平滑凸曲面通过一内凹的连接曲面平滑衔接而成,该连接曲面由底部至顶部均内凹;所述平滑凸曲面的侧向宽度小于纵向宽度;
所述第二侧曲面由两个对称分开的旋转椭球冠曲面和位于两者之间的连接面平滑衔接而成,该连接面底部平直、底部至顶部逐渐内凹加深;所述旋转椭球冠曲面是由两个垂直于旋转椭球冠底面的正交平面截取该旋转椭球冠所得的曲面,其侧向宽度等于纵向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曲面的平滑凸曲面与第二侧曲面的旋转椭球冠曲面的高度相同、纵向宽度相同;第一侧曲面和第二侧曲面沿两者间的纵向最高处平滑连接,其连接线呈马鞍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曲面的平滑凸曲面的底面与第二侧曲面的旋转椭球冠曲面的底面平行或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第二侧曲面的衔接处的曲面法线方向垂直于两者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曲面的旋转椭球冠曲面为八分之一椭球,该椭球的中心位于第二侧曲面的底面上,该椭球位于第二侧曲面底面上的曲线为四分之一圆;该椭球高度与该圆半径比值为0.88至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曲面的连接曲面与第二侧曲面的连接面,两者的纵向宽度相同并相互对应设置,两者对应的曲面体部分为透镜的腰部;透镜腰部的最小侧向宽度与曲面体的最大纵向长度比值为0.5至0.55之间,透镜腰部的最大侧向宽度与曲面体的最大纵向长度比值不大于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包括一内陷于柱体底面的沉台以及一内陷于该沉台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内壁为光滑过渡的椭球面或球面;所述盲孔的椭球面内壁与沉台平面连接处的边缘为圆形,其圆心至盲孔顶点的距离与该圆形半径的比值在1:0.9至1: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的直径与曲面体腰部的最小侧向宽度的比值大于0.6,所述曲面体腰部为第一侧曲面的连接曲面和第二侧曲面的连接面对应曲面体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中心位于沉台所在平面上,且位于对应第二侧曲面的一侧;盲孔中心至第二侧曲面内侧和外侧的距离比为0.1至0.2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柱体的底端外周边缘设有凸环,凸环呈体育场环形跑道形状。
10.一种LED灯具,包括LED光源元件和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透镜,所述LED光源元件容置于透镜的凹腔内;
或,所述透镜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光源透镜,所述LED光源元件容置于沉台结构内,LED光源元件的出光面对准或容置于盲孔内;
或,所述透镜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光源透镜,所述LED光源元件容置于透镜的凹腔内,还包括用于固定透镜的固定圈,固定圈通过固定凸环来固定透镜。
11.一种LED灯具,包括多个LED光源元件和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模组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透镜,多个透镜之间通过设于柱体底端边缘向外周延伸的连接板相互连接一体成型,多个透镜之间呈矩阵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中山大学研究院,未经佛山市中山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95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