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9216.1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1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翠信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080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属于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目前的红茶生产工艺,通常包括:(1)萎凋:将鲜叶均匀薄摊在萎凋帘上自然萎凋,使萎凋叶含水率降低,叶质柔软,叶面起皱纹,叶茎折不易断,叶色暗绿无光泽,青草气减少;(2)揉捻:现在通常用揉捻机揉捻,按轻、重、轻的加压原则加压,揉至茶条紧卷,茶汁溢出,粘于茶表为度;(3)发酵: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在发酵架上发酵,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停止发酵,发酵时间各种工艺有差别,通常3-4小时或6-8小时不等。(4)提香: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提香机内,在90℃温度条件下干燥2.5h,得到红茶成品。
上述的红茶生产工艺以下不足:发酵不充分,如果提高发酵温度,延长发酵时间,则容易滋生腐败,对茶叶品质造成破坏;提香不充分,由于发酵后茶叶含有较多水分,一次提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茶的生产工艺,该红茶的生产工艺发酵充分,对茶叶的品质损害较小,同时提香充分可到较高的品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茶的生产工艺,包括鲜叶分级、萎凋、揉捻、解块、甩直、发酵、烘干、初次提香、库存、窖藏发酵、再次提香工序,其中:鲜叶分级为将鲜叶过筛分级,筛孔为7~13mm,选透过筛孔的芽径小于7~13mm的鲜叶作为候选加工的原料;将过筛分级后的鲜叶均匀薄摊在萎凋床上,利用热风萎凋,温度为30~45度,时间为6~8小时结束萎凋;将萎凋后的鲜叶放入揉捻机揉捻,揉捻机转速35~50转/分钟,时间为30~45分钟,完成揉捻;将揉捻后的茶叶团打散、拉直,将甩直后的茶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45度,湿度70~92%,发酵时间120~180分钟;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热风槽烘干,温度为36~45度,时间为54~75分钟完成烘干,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滚筒式茶叶提香机,在温度为75~100度情况下提香90~160分钟,完成初次提香;将初次提香后的茶叶在避光、室温环境降温库存9~15天,然后将茶叶放入紫砂坛中,入窖窖藏,窖藏过程中,茶叶长时间缓慢发酵,使茶叶香味更加醇厚,窖藏9~16月出窖;将出窖的茶叶放入滚筒式茶叶提香机再次提香,温度为80~110度情况下提香95~140分钟,完成再次提香,得到红茶成品。
可选的,所述将甩直后的茶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2度,湿度81%,发酵时间150分钟。
可选的,所述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滚筒式茶叶提香机,在温度为88度情况下提香130分钟,完成初次提香。
可选的,所述将出窖的茶叶放入滚筒式茶叶提香机再次提香,温度为95度情况下提香120分钟,完成再次提香。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茶的生产工艺,通过本发明,可有效保证了红茶的充分发酵以及充分提香,使红茶香气更加浓郁纯正,提高了红茶的品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翠信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翠信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9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叶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炒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