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8287.X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志;姜周华;李花兵;尹嵬;李筱;张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6;B21J5/08;B21J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核 聚变 不锈钢 锻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热核聚变堆用厚度为300-1000mm、宽度为300-1800mm的不锈钢锻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ITER计划(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国际热核实验堆)是欧盟、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七个国家地区参加的新型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
该项目需求大量厚度超过300mm的316LN、316L(N)-IG不锈钢锻件产品,主要不锈钢材料成分如下:
钢号:316L(N)-IG,成分要求:C ≤0.03% ,Si ≤0.75% ,Mn≤ 2.00%,P≤0.03%,S≤0.01%,Cr 16.00%-18.00%,Ni 11.00%-14.00%, Mo 2.00%-2.50%,Co≤0.10%,N 0.06%-0.08%,Nb≤0.10%,Ta≤0.10%
钢号:316LN,成分要求:C ≤0.03% ,Si ≤0.75% ,Mn≤ 2.00%,P≤0.03%,S≤0.01%,Cr 16.00%-18.50%,Ni 10.00%-14.00%, Mo 2.00%-3.00%,Co≤0.10%,N 0.10%-0.22 %,Nb≤0.10%,Ta≤0.10%,(C+N)≥0.15%
钢号:316L,成分要求:C ≤0.03% ,Si ≤0.75% ,Mn≤ 2.00%,P≤0.03%,S≤0.01%,Cr 16.00%-18.50%,Ni 10.00%-14.00%, Mo 2.00%-3.00%,Co≤0.10%,N ≤0.10%%,Nb≤0.10%,Ta≤0.10%
采用通常锻造工艺进行锻件的生产,则锻件的晶粒度<2级,且表面裂纹较多,裂纹深度达到2mm以上;无法满足ITER对该锻件晶粒度≥2级的要求,以及锻件由于表面裂纹深需要车削量较大,造成生产成本高,交货周期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锻件的生产方法,可以实现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锻件表面裂纹深度<1mm,满足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质量要求。本发明涉及的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用的不锈钢锻件厚度300-1000mm;宽度:300-1800mm;长度500-2200m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一)钢锭预处理
钢锭要求:钢锭是圆锭、方锭、八边形、六边形锭中的一种,钢锭需要锯切掉头尾部分,且切掉头尾后的高度与断面外接圆直径之比在1.0 -2.0之间;
(二)钢锭第一次加热工艺
钢锭以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进行锻造;
第一次加热工艺,具体操作为:钢锭以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在500℃以下的加热速度≤80℃/h,500℃-1100℃范围内的加热速度≤150℃/h,在1100℃±20℃时保温3小时-3.5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快速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其中保温2小时-2.5小时后,钢锭翻转一次,保证钢锭每个面加热温度一致。
(三)钢锭锻造工艺
采用自由锻造工艺,在液压锻造机上进行锻造;
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1.8,先沿径向方向锻造,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转动钢锭,多个道次锻造,把钢锭锻造成圆柱体;径向锻造后,控制圆柱体的高/圆柱体直径在1.5-2.5;
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在1.8-2.5之间,直接进行以下锻造操作;
第一次镦粗锻造:把圆柱体钢锭竖立进行锻造,锻造高度方向总变形率控制在钢锭高度的35%-48%;测量钢锭表面温度;
第一次拔长锻造:镦粗之后,再次从钢锭原始径向进行锻造,转动坯料,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均匀变形,锻造成圆柱体,使锻造后的坯料高度/坯料直径在1.5-2.5;测量钢锭表面温度;
以上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完毕都需要测量钢锭表面温度,当终锻温度下降到900-950℃,停止锻造,把坯料送到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钢锭表面温度为950℃以上时,继续进行锻造;
(四)二镦二拔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82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产贴膜金属零件的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