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符号二次剩余类群中的公钥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7434.1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4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镇;韩益亮;钟卫东;杨晓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0 | 分类号: | H04L9/30;H04L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86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符号 二次 剩余 中的 加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数据认证和保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符号二次剩余类群中的公钥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密码技术是保证信息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加密技术是密码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加密方法涉及到两方:发送方和接收方。当发送方想传输一个消息时(或称作明文),他首先将它进行加密,形成密文,再将密文送给接收方。当收到密文后,解密者运用解密算法将原始的明文从密文中恢复出来。加密的目的是使发送方和接收方在不安全的信道上秘密地通信,这种信道可能是在攻击者的控制之下。该攻击者可能是通过偷听,甚至是在改变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所通信的内容。为了保证攻击者不能获得密文中的明文信息,加密方法需要在一定的安全模型下满足一定的安全性。现在广泛接受的标准安全概念是标准模型下抗选择密文攻击安全性。它意味着除了目标密文外,攻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密文询问解密机并获得解密,但目标密文任然不会泄露明文的任何信息。满足标准模型下抗选择密文攻击安全性的加密方法,在解密之前需要验证密文的合法性。验证密文合法性时,有的方法需要解密方的私钥才能完成,有些方法不需要解密方的私钥就能完成。不需要解密方私钥就能完成密文合法性验证的加密方法,称为可公开验证的抗选择密文攻击安全的加密方法。它在防火墙技术和安全网关技术中有重要应用。
现有的标准模型下抗选择密文攻击安全的加密方法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基于平滑哈希证明系统构造的。这类方法的构造较为简单,效率较高,但是不满足可公开验证性。
第二类是利用基于身份密码转化得到的。这类方法具有可公开验证性,但是它们都用到了耗时的双线性配对技术,所以效率很低。
第三类方法是基于缺失陷门函数构造的。这类方法具有可公开验证性,但是它们都用到了低效的一次签名技术,所以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符号二次剩余类群中的公钥加密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带符号的二次剩余类群特殊的代数结构,设计密文合法性公开验证方法,提高可公开验证公钥加密方法的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法为: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接收方或安全通信平台设定系统参数,并将所述系统参数向所有用户广播;所述系统参数包括安全参数以及哈希函数值的比特长度;
步骤二:接收方根据系统参数产生密钥,所述密钥包括公钥、验证公钥以及私钥;
步骤三:发送方选择一个随机数,并根据随机数以及公钥对消息加密,生成密文数据包;
步骤四:发送方通过公开信道将密文数据包发生给接收方;
步骤五:接收方通过验证公钥公开验证密文的有效性,并用自己的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获取消息。
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
2.1、接收方根据安全参数k选择两个素数P和Q,计算N=PQ,其中P=2p+1,Q=2q+1,并且p和q都是素数;
选择一抗冲突的哈希函数H,满足H:其中,ZN为模N的剩余类群,是模N带符号的二次剩余类群;
2.3、随机选择的两个生成元g1,g2,两个指数a,b∈[(N-1)/4];
2.4、计算公钥计算验证私钥投影e=(b-1/2v)mod pq,其中输出公钥为pk=(N,g1,g2,X1,X2,H),验证公钥vk=e,私钥sk=(a,b)。
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1)发送方选择随机数y∈[(N-1)/4],并计算
t=H(C1,C2,C3)∈(1,…,2v-1),
其中N=PQ=(2p+1)(2q+1),且P,Q,p,q都是素数,[(N-1)/4]表示整数集合其中表示对(N-1)/4取上整数,m∈ZN为要发送的消息,v为哈希函数值的比特长度,是模n的带符号二次剩余类群,X1和X2为接收方公钥;
2)发送方将计算所得密文合成一个总体密文数据包C=(C1,C2,C3,C4)。
所述步骤五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7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基于云技术的数字调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