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弯曲度校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7061.8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4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强;舒晓雪;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奇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弯曲 校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弯曲度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还可以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钢管分类方法包括很多种,例如按生产方法可分为无缝钢管和有缝钢管;按制管材质可分为碳素管和合金管、不锈钢管等;按管端联接方式可分为光管(管端不带螺纹)和车丝管(管端带有螺纹)。然而,由于钢管具有一定长度和重量,如果加工存在误差,钢管在轴向上会呈曲线状,用数字表示出其曲线度即叫弯曲度,如果弯曲度过大,则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因此,在使用钢管前需要对钢管的弯曲度进行测量,将不符合要求的钢管挑出校正,只使用符合要求的钢管。
现有的弯曲度校正方法为,先通过视觉找到弯曲点,再使用机械扳压装置对两端进行扳压,使其恢复笔直。然而,该种方法精度非常低,且手工校正还会产生新的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管弯曲度校正装置,方便快捷,校正精度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管弯曲度校正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一支撑架、伸缩连杆、光检测器、第二支撑架、激光发射器、第三支撑架、校正夹、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
第一安装架安装在工作台第一端,第二安装架可滑动地安装在工作台第二端并连接可驱动其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待校钢管可安装在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
第一支撑架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架远离第二安装架一侧,在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伸缩连杆并可插入待校钢管中,伸缩连杆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安装有光检测器,光检测器设有极坐标;可驱动伸缩连杆进行伸缩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与伸缩连杆连接,伸缩连杆可带动光检测器在待校钢管中平行于轴心线运动;
第二支撑架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位于第二安装架远离第一安装架一侧,在第二支撑架上安装有可向光检测器发射光束的激光发射器;
第三支撑架可滑动地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之间,在第三支撑架上安装有可向待校钢管施加向心压力进行矫正的校正夹并且校正夹环绕于待校钢管外侧,可驱动第三支撑架平行于待校钢管轴心线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三支撑架连接,第三支撑架带动校正夹运动;
控制单元分别与激光发射器、光检测器、校正夹、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连接并控制校正夹、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工作。
优选地,光检测器接收面形状与钢管内截面形状匹配。
优选地,光检测器接收面半径为钢管内截面半径的.~.。
优选地,光检测器接收面半径为钢管内截面半径的.。
优选地,第三支撑架与光检测器同步运动。
本发明中,光检测器可移动地设置在待校钢管内,通过判断激光入射点与原始入射点的偏离量,确定钢管弯曲度及弯曲方向,此时,移动校正夹至需要矫正的位置施加向心压力对待校钢管进行扳压处理,使钢管恢复笔直,且精度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管弯曲度校正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管弯曲度校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第一安装架2、第二安装架3、第一支撑架4、伸缩连杆5、光检测器6、第二支撑架7、激光发射器8、第三支撑架9、校正夹10、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
第一安装架2安装在工作台1第一端,第二安装架3可滑动地安装在工作台1第二端并连接可驱动其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可调节第一安装架2和第二安装架3的距离以适应待校钢管的长度,待校钢管可安装在第一安装架2和第二安装架3上进行固定。
第一支撑架4安装在工作台1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架2远离第二安装架3一侧,在第一支撑架4上安装有伸缩连杆5并可插入待校钢管中,伸缩连杆5远离第一支撑架4的一端安装有光检测器6,光检测器6设有极坐标。可驱动伸缩连杆5进行伸缩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与伸缩连杆5连接,伸缩连杆5可带动光检测器6在待校钢管中平行于轴心线运动。
本实施方式中,光检测器6接收面形状与钢管内截面形状匹配,以便接收激光发射器8发射的光线,并且光检测器6接收面半径为钢管内截面半径的0.5,以便在待校钢管有弯曲的情况下,光检测器6依然可以顺利的在待校钢管内部运动。具体实施时,光检测器6接收面半径为钢管内截面半径的0.1~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奇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奇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7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动挡销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