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6865.6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7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毛里齐奥·库尔尼斯;爱德华多·斯科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田军锋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多个固定接触件和多个对应的可移动接触件。致动轴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多个可移动接触件并且致动所述多个可移动接触件以与对应的固定接触件联接/从固定接触件上分离。用于致动轴的支撑装置通过致动轴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至断路器的壁,致动轴操作性地联接至支撑装置以相对于壁和支撑装置本身绕旋转轴线旋转。断路器还包括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至少致动轴相对于壁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断路器特别地适用于实现为低压断路器比如空气断路器(“ABC”),并且下文中将通过具体地参照这种形式的构型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断路器,而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其应用于其他合适的类型的断路器比如具有绝缘极的断路器例如真空断路器的可能的领域。
背景技术
以高电流和电力水平为特征的低压工业电气系统通常使用特定的装置——通常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为自动电力断路器。这些断路器设计成提供确保插入这些短路器的电气系统的正确操作和连接至该电气系统的载荷的正确操作所需的一系列特征。例如,这些断路器确保各种用户所需的标称电流,允许正确的插入以及载荷与电流的断开连接,通过自动打开电路而保护载荷免于异常事件比如过载和短路,允许通过电隔离或借助合适的接触件的打开而使受保护的电路断开连接,以实现载荷相对于电能源的完全隔离。
目前,根据多种工业实施方式这些断路器是可获得的,并且基本上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极,该一个或更多个电极各自具有至少一个固定接触件以及对应的可移动接触件,所述对应的可移动接触件可以联接至彼此/彼此分离。可移动接触件的致动通过控制装置来实现,该控制装置包括下述机构:该机构例如包括预充电分闸弹簧以及旋转轴,该旋转轴通过该机构触发并且借助合适的运动链操作性地连接至多个极的移动接触件。
通常,致动轴例如在其端部处连接至断路器的壁或侧面,以使得侧面机械地对轴进行支撑而同时允许其旋转。轴的这种安装对于整个断路器的适当工作而言是很重要的;的确,轴应当不仅尽可能容易地被安装,还应当很精确地被安装,因为其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可移动接触件在多个极之中的正确位置并且也影响可移动接触件相对于对应地相关联的固定接触件的正确位置。
为了应对该问题,已经引进了一些调节机构,这些调节机构直接定位在断路器的安装侧面或壁上并且允许调节致动轴的位置并且因此调节多个极的可移动接触件的位置。
尽管这种解决方法适当地执行需要的功能,但是仍然存在进一步改进的需要和空间,例如容易安装和更精确的最终定位。
此外,这种断路器的另一重要特征在于下述事实:在故障情况下——通常为短路,流动的电路必须被尽可能快地中断并且因此在与固定接触件分离时可移动接触件应当很快。
为此,已经采用了多种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中的一些解决方案可以组合使用。特别地,一种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预见迫使电流遵循给定路径,使得当短路发生时,在接触件之间发生电动斥力。这些斥力产生有助于增大移动接触件相对于固定接触件的分离速度的有用的推力。
另一解决方案预见增大积聚在机构的分闸弹簧中的能量,该能量被传送至致动轴并且最后传送至可移动接触件。无论采用哪一种解决方案,虽然积极地促进了对接触件分离有用的推力的产生,但是最终都具有以最高速度并且因此以大的能量达到其冲程的移动接触件结构;这可能引起移动装备对断路器的其他部件的强烈冲击并且因此移动接触件可以朝向固定接触件反弹,因而引起电弧的不期望的再触发。
为了对比该可能性,一些已知的解决方案使用额外的防回弹机构来将移动接触件闭锁在打开位置。
但是,当致动轴的位置被调节时,可能使轴相对于防回弹机构不对准,因而如果不使得闭锁机构的存在完全没用,则会危害其适当的闭锁功能。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旨在应对这些问题并且特别地旨在提供一种断路器,在该断路器中,致动轴的安装根据允许轴位置也相对于防回弹机构的微调的简单的解决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公司,未经ABB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6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