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叶可调的蒸汽轮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86785.0 | 申请日: | 2014-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鹏;张建英;周子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9/02 | 分类号: | F01D9/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蒸汽 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叶可调的蒸汽轮机,可用于中心电站发电、工业领域驱动以及余热利用等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蒸汽轮机包括转子和静子部分,其中,静子部分的静叶片为固定结构,安装完成后面积就确定了,在运行中不可以调节。喷嘴调节的汽轮机在运行时采用通过阀门控制喷嘴的数量和喷嘴前的压力来实现对流量的调节,从而实现对输出功率的控制;节流调节的的汽轮机没有调节级,其通过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静叶前的压力,从而实现对流量的控制。喷嘴调节的汽轮机在低负荷时存在很大的蒸汽弯应力,影响汽轮机动叶片的安全性,同时为了避免负荷变化的突跃通常采用一定的重叠度,这又会增加一部分节流损失,影响汽轮机的经济性;节流调节的汽轮机在高负荷时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且动叶片的蒸汽弯应力较低,但低负荷时存在很大的节流损失,影响汽轮机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叶可调的蒸汽轮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静叶可调的蒸汽轮机包括一级或多级可调静叶,每一级可调静叶均包括静叶和转动部件,其中:
所述静叶的顶部与转动部件连接;
所述转动部件与执行机构连接,以通过执行机构来控制静叶的安装角。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件为转轴。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件通过连接部件与执行机构的曲柄连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为齿轮,所述齿轮与执行机构的曲柄连杆啮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执行机构通过曲柄连杆与转动部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可调静叶安装于所述蒸汽轮机的进汽部分或者安装于所述蒸汽轮机的抽汽口以取代回转隔板,以通过执行机构对于静叶安装角的控制来对于流量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上述可调结构,既可用于进汽部分,也可用于抽汽口后取代回转隔板。在蒸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可通过改变静叶的安装角来改变静叶的通流面积从而实现对于流量的调节。
本发明可以避免喷嘴调节模式对动叶产生较大的动应力,同时降低因部分进汽导致的一系列损失,保证流量或负荷调节的连续性和光滑性,并且不会出现负荷阶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静叶可调的蒸汽轮机中静叶与转轴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静叶可调的蒸汽轮机中静叶与转轴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蒸汽轮机包括一级或多级非固定的可调静叶,每一级可调静叶均包括静叶1和转动部件2,其中:
所述静叶1的顶部与转动部件2连接;
所述转动部件2与执行机构连接,以通过执行机构来控制静叶1的安装角。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件2为转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机构通过曲柄连杆与转动部件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件2通过连接部件3与执行机构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3为齿轮,所述齿轮与执行机构的曲柄连杆啮合连接。
本发明对于转动部件和连接部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作具体限定,任何能够实现转动且能够与静叶和曲柄连杆连接的转动部件,以及任何能够辅助转动部件与曲柄连杆连接的连接部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所述静叶可调的蒸汽轮机中,其静叶安装角度的改变是依靠执行机构来实现的,该执行机构通过曲柄连杆来控制位于静叶1顶部的转动部件2,进而达到控制静叶安装角的目的。
另外,根据实际应用中的不同要求,所述蒸汽轮机的可调静叶可以设计为1级可调,2级可调,3级可调等结构,在多级可调结构中,每一级静叶均连接有相应的转动部件。
当该可调静叶用于进汽部分的调节级时,其取代喷嘴调节或节流调节的调节级,通过执行机构控制静叶片的安装角来实现对于流量的调节,从而实现对于输出功率的控制,这样就可以避免喷嘴调节模式对于动叶产生较大的动应力,同时降低因部分进汽导致的一系列能量损失,并可以保证流量或负荷调节的连续性和光滑性,不会出现负荷阶跃。
当该可调静叶用于抽汽口后取代回转隔板时,在蒸汽轮机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改变静叶的安装角来改变静叶的通流面积从而实现对于流量的调节。采用可调静叶结构,既实现了结构简单,节省轴向空间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因部分进汽导致的一系列能量损失,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动叶片的动应力,实现了流量或负荷调节的连续性和光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6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穿孔灯
- 下一篇:基于串口控制器的井下供电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