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酶梭菌及其用途及纳米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85784.4 | 申请日: | 2014-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2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前;梅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前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3/00;C02F3/34;C12R1/145;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 地址: | 20008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酶梭菌 及其 用途 纳米 金属 硫化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双酶梭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9294,保藏日期2014年6月12日。本发明的双酶梭菌具有高的金属离子耐受浓度、在高重金属浓度的环境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酶梭菌,本发明涉及该双酶梭菌在制备纳米金属硫化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该双酶梭菌在处理重金属污染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兴的生物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即众多的生物大分子在合适的生理条件(pH、温度、盐度)下都是天然的纳米反应器。利用微生物体来合成纳米材料的主力军是细菌,当然利用真菌和病毒等其它微生物体也已制备出许多性能优良、形貌精美的纳米材料。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制备的方法,生物法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制备程序简单、细菌易于控制、条件温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较低、收率高等。
但是,现有技术中,细菌对重金属的耐受浓度普遍不高,这限制了微生物体在制备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酶梭菌,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双酶梭菌在制备纳米金属硫化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双酶梭菌在处理重金属污染物中的应用。
一种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9294,保藏日期2014年6月12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该双酶梭菌在制备纳米金属硫化物中的应用。
制备纳米金属硫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培养基中加入含0.01-5g/L金属盐溶液,调节pH值至
S20.将接种溶液放置于15-45℃下厌氧培养6~76小时;
S30.获得纳米金属硫化物。
所述的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为镍、钴、锌、镉、铁、锰、汞、铅、金、银、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金属盐溶液为硝酸盐溶液、盐酸盐溶液和硫酸盐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金属盐溶液和/或培养基中还包括镍、钴、锌、镉、铁、锰、汞、铅、金、银、铜等元素离子的络合物。
所述的培养基中包括含硫有机质。
该双酶梭菌在处理重金属污染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双酶梭菌具有高的金属离子耐受浓度、在高重金属浓度的环境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活性。能够以原位的方法,应用于制备纳米粒子和处理重金属污染物。
说明书附图
图1为实施例1获得的黑色沉淀TEM图。
图2为实施例2获得的黑色沉淀TEM图。
图3为实施例3获得的黑色沉淀TEM图。
图4为实施例4获得的黑色沉淀TEM图。
图5为实施例5获得的黑色沉淀TEM图。
图6为不同Cd2+浓度对去除情况的影响图(t=37℃,pH=6.5)。
图7为不同Cu2+浓度对去除情况的影响图(t=37℃,pH=6.5)。
图8为pH对Cd2+去除率的影响图(t=37℃,Cd2+为4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前,未经马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5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