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共轨的可控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5682.2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8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昌德;王万珍;郭建春;马祖文;李玉田;王家斌;郑世念;郑富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6/00 | 分类号: | C21D6/00;C21D9/00;C22C38/60;C22C38/58;C22C38/50;C22C38/38;C22C38/28;C22C38/16;C22C38/1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可控 冷却 方法 | ||
1.一种高压共轨的可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利用锻造余热对高压共轨锻件进行的热处理方法,所述高压共轨锻件经过急冷区、稳定区和缓冷区的可控冷却实现对高压共轨锻件的热处理;其中所述高压共轨锻件的入线温度≥800℃,所述高压共轨锻件的出线温度≤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的可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共轨锻件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处理运动方向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的可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共轨锻件的急冷区可控冷却是指锻件进入速冷区,温度由≥800℃降至580~640℃,时间长度为2.5~3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的可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共轨锻件的稳定区可控冷却是指锻件进入稳定区,温度由580~640℃降至420~470℃,时间长度为2.5~3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的可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共轨锻件的缓冷区可控冷却是指锻件进入缓冷区,温度由420~470℃降至≤250℃,时间长度为5~6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的可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共轨锻件经过以下工序进行热处理;入线前按照规定方式设置高压共轨锻件→控制入线温度→控制急冷区工艺参数→控制稳定区工艺参数→控制缓冷区工艺参数→出线温度控制→出线;其中,入线前控制高压共轨锻件的长向与传送运动方向相垂直摆放;所述控制入线温度是指入线温度≥800℃;所述控制急冷区工艺参数是指锻件进入速冷区,炉膛温度40℃,锻件温度由≥800℃降至580~640℃,时间长度2.75分钟,引风机频率35Hz;所述控制稳定区工艺参数是指锻件进入稳定区,炉膛温度40℃,锻件温度由降至580~640℃降至420~470℃,时间长度2.75分钟,引风关闭;所述控制缓冷区工艺参数是指锻件进入缓冷区,炉膛温度40℃,锻件温度由降至420~470℃降至≤250℃,时间长度5.5分钟,引风机频率15Hz;所述出线温度控制是指锻件温度≤250℃,自然降至室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的可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件使用的合金钢中, C的含量为0.38~0.42wt%,Si的含量为0.45~0.85wt%,Mn的含量为1.15~1.60wt%,并且O的含量≤20 pp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共轨的可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件使用的合金钢中C的含量为0.38~0.42wt%,Si的含量为0.45~0.85wt%,Mn的含量为1.15~1.60wt%,V的含量为0.13~0.20wt%,Mo的含量≤0.08wt%,S的含量为0.025~0.045wt%,Cr的含量≤0.30wt%,Ti的含量0.010~0.025wt%,N的含量为0.010~0.020wt%,Al的含量为0.010~0.025wt%,Cu的含量≤0.25wt%,Ni的含量≤0.20wt%,P的含量≤0.025wt%,O的含量≤20 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56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杂铜回收生产线
- 下一篇:铁水炉外精炼预处理脱硫喷镁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