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光纤耦合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85518.1 | 申请日: | 2014-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殷鹏;王亚东;吴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H04B10/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光纤 耦合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手持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由底座(1)、尾纤台(2)、压尾纤板(3)、耦合体(4)、导纤孔(5)、压纤板(6)和磁铁(11)组成,尾纤台(2)、耦合体(4)和磁铁(11)固定在底座(1)上,尾纤台(2)中轴线上设有浅槽(7),导纤孔(5)和耦合体(4)相连接,耦合体(4)中轴线上设有耦合槽(8),尾纤和被测光纤在耦合槽(8)中相连接,压尾纤板(3)和压纤板(6)均为铁质压板,在压尾纤板(3)和压纤板(6)与底座(1)接触位置处各有磁铁(11),磁铁(11)固定在底座(1)上,利用磁铁(11)和铁质压板的磁力能将尾纤和被测光纤牢固夹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压尾纤板(3)和或压纤板(6)末端反折后形成突起,能够用手推开或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压尾纤板(3)和或压纤板(6)由铁皮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底座(1)由环氧树脂板、有机玻璃或者塑料板制作,底座(1)长为70mm,宽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手持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尾纤台(2)采用塑料块制成,尾纤台(2)宽度为10mm、长度为30mm,纤尾台(2)靠近耦合体(4)一端高度为3mm,另一端高度为7mm,尾纤台(2)中轴线上浅槽(7)深度为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手持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耦合槽(8)一侧正对尾纤台(2)低端,另一侧正对导纤孔(5),尾纤台(2)的浅槽(7)、耦合槽(8)、导纤孔(5)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手持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压尾纤板(3)和或压纤板(6)制作成合页样式。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式光纤耦合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找出被测光纤;
第二步:连接尾纤和测试仪表;
第三步:持握手持式光纤耦合器;
第四步:插入被测光纤;
第五步:调整测试仪表获得数据;
第六步:结束测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光纤耦合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步:将测试单头尾纤的法兰头一侧接入测试仪表,并将仪表开机,调整到实时状态;将测试单头尾纤的另一侧光纤侧做好端面,放入尾纤台(2),将尾纤头部需要深入到耦合槽(8)中部;
第三步:将连接好尾纤的手持式光纤耦合器握在手中,有耦合槽(8)的一面向上,让大拇指可以轻松地接触到耦合器的压纤板(6)和压尾纤板(3);
第四步:大拇指推压纤板(6)露出耦合槽(8),将制作好端面的被测光纤,从导纤孔(5)插入,发现被测光纤已经接触尾纤端面,同时被测光纤发生微微弯曲时,用大拇指将压纤板(6)放下,铁质的压纤板(6)在磁铁(11)吸引下靠磁力将被测光纤和尾纤的头部同时压紧;
第五步:此时光纤耦合器已经将被测光纤和尾纤固定,左手捏住光纤耦合器,右手即可控制测试仪表,调节测试仪表,测试出需要的数据;
第六步:将测试尾纤取出,将手持式光纤耦合器收入仪表盒,关闭仪表收取仪表,清理施工现场离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光纤耦合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取出被测试光纤1米,用刀片去除光纤涂覆层,制作好端面备用;第二步中将测试单头尾纤的另一侧光纤侧剥出15cm做好端面,放入尾纤台(2);第四步中,将制作好端面的被测光纤在距起始处30mm的位置捏住,从导纤孔(5)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55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对称锁止面汽车同步器
- 下一篇:分体式超大型转盘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