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缆透水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4894.9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俞恩科;汪洋;敬强;高震;张广洲;鄢哲;邵强;王奋伟;汤均利;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百若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万仲达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缆试验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缆透水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电力、通信产业的大力发展,海缆的需求量随之剧增,海缆检验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海缆检验需检测海缆的各项指标,其中之一便是海缆的透水性检验。海缆的透水性检验需进行导体透水试验和金属套下透水试验。其中,导体透水试验为模拟电缆水深最深区段电缆故障情况下,给导体提供导体产品规定的水或海水压力环境,测试导体纵向阻水性能;金属套下透水试验为模拟在近岸区域电缆发生损坏,其金属套不能靠外部水压阻水的条件下,给导体提供导体产品规定的水或海水压力环境以及给导体间歇通电使其循环发热条件下,测试电缆金属套下纵向阻水性能。但目前还没有专用的实验系统对海缆进行导体透水试验和金属套下透水试验,这样不利于海缆的生产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对海缆进行导体透水试验和金属套下透水试验的海缆透水试验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缆透水试验系统,包括带第一截止阀的测温容器、带第二截止阀的加压容器、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加压容器连通的增压缸、驱动所述增压缸的加载单元、出水口与所述加压容器连通且进水口与水源连通的进水泵,所述进水泵出水口处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水源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增压缸连通,所述加压容器和测温容器之间通过第二电磁阀连通。通过电磁阀与单向阀的配合实现了测温容器和加压容器的注水,以及加压容器的加压,方便了导体透水试验和金属套下透水试验的操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测温容器之间的管路上连通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测温容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源连通,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处设有第三电磁阀。通过加设的抽水泵实现了快速抽空测温容器和加压容器,提高了试验效率;且加设的第三电磁阀能防止试验过程中管路中的水流入抽水泵。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测温容器的进水口处设有第四电磁阀。加设的第四电磁阀能实现加压容器的独自抽空。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测温容器之间设有第一过滤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加压容器之间设有第二过滤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泵的进水口处设有第三过滤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第三电磁阀之间设有第四过滤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测温容器上设有用于检测海缆缆芯温度的热电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压缸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增压缸出水端水压的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加压容器和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加压容器内水压的第二压力变送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压缸和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有连通所述水源的安全阀。加设的安全阀能防止增压缸加压过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
1、通过电磁阀与单向阀的配合实现了测温容器和加压容器的注水,以及加压容器的加压,方便了导体透水试验和金属套下透水试验的操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通过加设的抽水泵实现了快速抽空测温容器和加压容器,提高了试验效率;且加设的第三电磁阀能防止试验过程中管路中的水流入抽水泵;
3、加设的第四电磁阀能实现加压容器的独自抽空;
4、加设的安全阀能防止增压缸加压过大。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且稳定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中,测温容器1,第一截止阀1a,热电偶1b,加压容器2,第二截止阀2a,第一电磁阀3,增压缸4,加载单元5,进水泵6,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第二电磁阀9,抽水泵10,第三电磁阀11,第四电磁阀12,第一过滤器13,第二过滤器14,第三过滤器15,第四过滤器16,第一压力变送器17,第二压力变送器18,安全阀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百若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百若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48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式的微机械麦克风
- 下一篇:一种节目信息融合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