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喹啉衍生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4697.7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徐学锋;于林涛;赵强;王志强;毛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15/06 | 分类号: | C07D215/06;C07D215/14;C07D215/20;C07D215/18;C07D215/12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喹啉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喹啉衍生物,具体涉及一种喹啉衍生物制备方法,是一种利用三氟甲磺酸银催化取代的苯胺和炔酮或者炔醛衍生物合成喹啉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喹啉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它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是多种精细化学品必备的重要中间体,有效地应用于某些功能性材料,如染料、颜料、发光材料等等。已经发现的喹啉类化合物还有多种药物活性,例如治疗疟疾、消炎杀菌、杀灭癌细胞等活性。由于喹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发展了很多种的合成方法,主要有Doebner-von Miller,Combes、Conrad-Limpach-Knorr,Skraup 等合成方法(Tetrahedron.Lett,2000,41,531-533 ;Org.lett,2004,6,3965-3968 ;Eur.J.Org.Chem,2008,2693-2696
及J.Org.Chem,2003,68,3966-3975),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Skraup 和Doebner-vonMiller 法。但是从自然界中分离提纯不仅操作步骤繁多、分离装置繁杂,能耗大,工艺成本较高,环境污染严重,如:喹啉可从煤焦油的洗油或萘油中提取。萘油馏分和洗油馏分用稀硫酸洗涤,得到硫酸喹啉盐基溶液,用蒸气蒸去除中性油等杂质,再用碱或氨分解。分离出来的粗喹啉及其同系物经脱水后,用高产蒸馏塔精馏,切取沸程为237.5-239.5℃的馏分段,可以得到含喹啉83%、异喹啉15%的粗喹啉(参见:(a) EP 454068; (b) K. Skanaishi,H. Obata, I. Mochida, Ind. Eng. Chem. Res., 1996, 35, 1335)。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参见:G. R. Humphrey , J. T. Kuethe, Chem, Rev, 2006, 106, 2875),目前工业上合成喹啉最有代表性的方法有Skraup合成法,以芳胺, 浓硫酸,甘油与温和氧化剂一起加热, 制得喹啉衍生物。在反应过程中, 甘油在高温下受浓硫酸作用脱水为丙烯醛, 再与苯胺缩合为二氢喹啉, 最后经氧化得到喹啉, 常用硝基苯或砷酸作为催化剂法。但是该反应要在浓硫酸中高温进行。Combes合成法,芳香胺与β-二酮在酸性环境中缩合为喹啉环。该法以芳胺与1, 3-二羰基化合物缩合得到β-氨基-烯酮, 后者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进行环合, 得到喹啉衍生物。但是,当芳胺环上有吸电子基团存在时, 会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 从而不利于亲电取代反应的进行。当1,3-二碳基化合物(R1-CO-CH2CO-R2)中的R1与R2不同时, 则第一步的缩合反应有两种可能, 会生成两种β-氨基-烯酮, 环合产物即为含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Conrad-limpach-knorr合成法,本法与Combes法相类似, 只是将其中的β-二酮换为β-酮酸酯。以芳胺与β-酮酸酯缩合, 再经环合得到喹啉衍生物。β-酮酸酯中含有两种类型的羰基, 其中较为活泼的羰基与芳胺缩合, 然后在惰性溶剂中加热环合,即得到喹啉衍生物。但是,当使用乙酰乙酸乙酯时, 有两个不同的反应方向。一是羰基和氨基先缩合, 这反应在室温下即可进行, 但反应是可逆的另一方向是酯先氨解为酰胺, 这反应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但反应不可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4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