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降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84593.6 | 申请日: | 2014-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彦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方博 |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降霾装置,属于降低雾霾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空气质量的变坏,雾霾天气逐渐增多,我国在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时对雾霾天气普遍进行重点预报。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等均匀地漂浮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空气混蚀的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十天以上。
雾霾天气对呼吸系统有较大的影响。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影响。雾霾天气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
虽然我国正在加紧制定方案治理雾霾,但短期内不会有多大成效,面对雾霾天气,唯一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具有阻隔PM2.5微粒的口罩,戴口罩也有它的缺点,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容易降低人体血液中的氧含量,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虽然我国正在加紧制定方案治理雾霾,但短期内不会有多大成效,面对雾霾天气,唯一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具有阻隔PM2.5微粒的口罩,戴口罩也有它的缺点,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容易降低人体血液中的氧含量,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进而提供一种除尘降霾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除尘降霾装置,包括:上护盖、抽风机矩阵、可调节风叶板、滤网、高压水雾喷嘴、高压水泵、水管、清水水箱、回水水箱、进水管、集水管、回水管、集水槽、边护板、排水管和挡水板,所述清水水箱固定在集水槽一侧的下部,回水水箱固定在集水槽另一侧的下部,集水槽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边护板,两个边护板的顶部固定有上护盖,上护盖、集水槽和两个边护板之间的空间为雾霾处理空间,由抽风机矩阵、可调节风叶板、滤网、高压水雾喷嘴组成的降霾单元设置在所述雾霾处理空间内,抽风机矩阵在前,滤网在后,可调节风叶板设置在抽风机矩阵和滤网之间,高压水雾喷嘴安装在抽风机矩阵和滤网之间的边护板上且左右对称设置,水管的一端与高压水雾喷嘴相连通,水管的另一端与清水水箱相连通,水管上串接有高压水泵,集水槽内的上部设有集水管,集水管的下部与集水槽相连通,集水管的上部与所述雾霾处理空间相连通,回水水箱的上部安装有回水管,回水管的下部与回水水箱相连通,回水管的上部与集水槽相连通,回水水箱的下部安装有排水管,清水水箱的上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挡水板固定在滤网后边的雾霾处理空间内。
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空气中大于PM2.5微粒的含量,使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变好。本发明可以建成基站式,固定在某一地点,比如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医院、老年公寓、污染较严重地工厂企业等地,以减轻那附近区域的空气污染;也可以建成车载式,这样移动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将设备运载到需要的地方进行除尘降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除尘降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抽风机矩阵2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风机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彦,未经李洪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4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