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性水凝胶医用敷料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84450.5 申请日: 2014-08-06
公开(公告)号: CN105327386A 公开(公告)日: 2016-02-17
发明(设计)人: 唐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威尔医疗保健厂
主分类号: A61L15/32 分类号: A61L15/32;A61L15/28;A61L15/44;A61L15/4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80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功能 凝胶 医用 敷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疮、伤口或其他损伤处的医用敷料,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水凝胶医用敷料。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是一类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伤的重要医用材料,它们可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医用新型敷料结合了生物、生理、手术、护理和营养等多方面先进知识,并把患者对敷料的如物理、临床等各种实际需求应用到敷料的材质选择和形态设计中,目前常见的医用新型敷料分为薄膜类、藻酸盐类、泡沫类、水胶体类、药用类敷料和水凝胶类。

薄膜类敷料透明,便于观察伤口,能密切黏附于创面表面,有效保持创面渗出液,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湿润环境,促使坏死组织脱落,减轻创面疼痛,缺点为其吸水性能欠佳。

藻酸盐类敷料比较柔软,容易折叠,敷贴方便,在创面上形成柔软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环境,提高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加快表皮细胞移动,具止血功能,藻酸盐类敷料一般会在创伤床上膨胀并形成软凝胶,缺点为这种软凝胶在每次更换敷料时必须从创伤上洗去。

泡沫类敷料具有多孔性,表面张力低,富有弹性,可塑性强、轻便,对渗出液的吸收力强,对氧气及二氧化碳几乎完全通透,可作为药物载体,缺点为被吸收的渗出液不会在泡沫体内吸附。

水胶体类敷料比薄膜类敷料厚许多,胶层的厚度决定其吸收能力的大小,水胶体敷料吸收创伤渗出物而变厚且在创伤上形成胶质物,缺点为每次更换敷料时都必须从创伤上洗去,水胶体敷料只可吸收少量到中量渗液,不适用于渗出液多的创面。

药用类敷料有保护创面、止痛、止血、消炎、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及上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等功能,其缺点是不吸收创面的渗出液。

水凝胶类敷料是将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或其单体经特殊加工形成的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且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主要成分为70%-90%水及高分子材料。水凝胶表面光滑,生物相容性好,吸水能力适中,与组织接触时可发生反复水合作用,把组织中的水分吸收到敷料中,可连续吸收创面的渗出物,然后形成凝胶,更换时不会粘连。水凝胶敷料能与不平整的创面紧密黏合,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防止创面感染,加速新生血管生成,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即水凝胶的主要作用为自体清创,机制是在湿润环境中依靠创面自身渗出液中的胶原蛋白降解酶分解坏死物质。

水凝胶的合成主要分为物理交联、化学交联和辐射交联三大类,物理交联主要有共混法、冻融法、纺丝法等,作用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分子间缠结、氢键、离子键、疏水相互作用以及生物特异性识别作用等次价键的作用而形成的凝胶,物理交联水凝胶的最大缺陷是力学性能的不足,使用价值小。化学交联主要有:接枝共聚,作用的机理主要是由通过共价键交联形成三维网络聚合物,使用的交联剂有硼酸、醛类、环氧氯丙烷以及可以通过配位络合形成凝胶的重金属盐等,缺陷是其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辐射交联是通过高能辐射(如电子辐射、γ射线)引起共价键交联。目前使用的水凝胶基本都是采用化学交联、辐射交联、物理交联中的一种合成方式制作而成,单一方式合成的水凝胶含有大量水分以交联点之间分子链长度分布过宽等因素,致使水凝胶机械强度低,非常易碎,且化学交联不可避免的在合成过程中会引入交联剂、引发剂及有机溶剂等,会使得凝胶体系的毒性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性水凝胶医用敷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功能性水凝胶医用敷料,包括生物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蒸馏水,其中生物高分子材料包括: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明胶、结冷胶、海藻酸钠;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生物高分子材料羧甲基壳聚糖0.1%-5%

壳聚糖季铵盐0.1%-5%

明胶0.1%-5%

结冷胶0.1%-5%

海藻酸钠0.1%-5%

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1%-20%

聚乙烯吡咯烷酮1%-20%

转化生长因子TGF-β0.001%-0.05%

其余为蒸馏水。

其中,羧甲基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感染作用,小分子的脱乙酰壳聚糖具有质子化铵,质子化铵与细菌带负电荷的细胞膜作用,吸附和聚沉细菌,同时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扰乱细菌的新陈代谢及合成而具有抗菌作用,脱乙酰壳聚糖及其壳聚糖季铵盐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小肠结尖耶尔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李斯特单核增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尔医疗保健厂,未经上海威尔医疗保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4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