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糖苷类高粘度物料的过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4322.0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来奇;刘志强;张建军;赵会卿;陈凯;吴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偃师然合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4;B01D29/66;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719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糖苷 粘度 物料 过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料液过滤系统,具体为一种用于糖苷类高粘度物料的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烷基糖苷(APG)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的一类基于淀粉的新型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以下突出优点:①表面活性高(表面张力低)、润湿能力强、去污能力强、泡沫丰富细腻且稳定,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合用时显示出明显的协同效应,配伍性能极佳;②在浓度很高的酸、碱和盐溶液中仍有较高的溶解度,无浊点和胶凝现象;③毒性小,对皮肤刺激不大,且生物降解完全,符合环保理念;④属可再生资源,可以弥补天然油脂资源的不足和解决石油资源日渐枯竭带来的各种弊端。因此,它将是下一代新型表面活性剂最有希望的品种之一,是绿色表面活性剂领域中真正能称得上“世界级”的唯一品种。
烷基糖苷是以葡萄糖和高碳脂肪醇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的。醇与糖直接发生缩醛化反应合成糖苷,糖苷产物为脂肪醇、葡萄糖、聚糖、单糖苷和多糖苷等组成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通常统称为粗烷基糖苷。粗烷基糖苷中的葡萄糖为热敏物质,在后序脱醇的高温下使烷基糖苷色泽变深,不利于后序漂白。且葡萄糖在碱性介质中稳定性较低,会发生多种复杂反应。目前,在脱醇之前多采用尼龙过滤网除去粗烷基糖苷中未反应的糖和多糖,但是经过此种方法过滤后,仍有一些极细的葡萄糖颗粒留在粗烷基糖苷中,使得在后序的高温脱醇中,部分糖焦化和极少糖苷会糊化分解贴在蒸发器内壁上,经过长时间高温变成黑色物质,它的存在不利于传热,使脱醇效率大大下降,致使残醇含量高居不下,同时也会使纯烷基糖苷色泽加深。另外,在更换尼龙过滤网的时候大量粗烷基糖苷被排放,造成了人力和资源的浪费,给企业和环境带来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糖苷类高粘度物料的过滤系统,其用于对糖苷生产过程中的粗烷基糖苷进行过滤,以除去其中的葡萄糖和多糖等颗粒物质,解决由于现有的过滤装置对粗烷基糖苷中的葡萄糖和多糖等颗粒物质过滤不完全而造成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糖苷类高粘度物料的过滤系统,设有至少一个过滤器,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滤柱和用于清理滤柱内壁上滤渣的清理装置,滤柱底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储渣槽,储渣槽上设有排渣阀,排渣阀通过排渣管道连接至固体颗粒接收器,储渣槽上还连接有清洗管道,清洗管道上设置有清洗阀,所述的过滤器上设有连通至滤柱内部的过滤器进口管道和引自滤柱外部的过滤器出口管道,在所述过滤器进口管道和过滤器出口管道上均设置有压力表,所述过滤系统内设置有控制器,当过滤器出口管道内的压力与过滤器进口管道内的压力之差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发出指令给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则开始工作,所述排渣阀和清洗阀均由控制器定时控制以对过滤器进行排渣和清洗。
所述滤柱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滤孔在滤柱的轴向上为狭缝结构,滤孔在滤柱径向上的孔径自滤柱中心向外逐渐变大。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过滤系统针对高粘度的糖苷料液,能够有效地将其中的葡萄糖和多糖等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去除,过滤比较完全,使得过滤后的粗烷基糖苷在后序脱醇中不会因葡萄糖和多糖的残留影响脱醇的效率和纯品的质量。本发明过滤系统的过滤器能够实现过滤、清渣、排渣和清洗的操作,从而能够保证过滤系统的连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1、过滤器,2、储渣槽,3、排渣阀,4、排渣管道,5、固体颗粒接收器,6、过滤器进口管道,7、过滤器出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糖苷类高粘度物料的过滤系统,以四个过滤器为例,一定压力下的粗烷基糖苷经过滤器进口管道6分别进入到四个并联设置的过滤器1内,在经过过滤器1的过滤后,粗烷基糖苷内的葡萄糖以及多糖等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器1的滤柱内,洁净的滤液从过滤器出口管道7流出,完成过滤。
过滤器1内部设置有滤柱和用于清理滤柱内壁上滤渣的清理装置,滤柱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滤孔在滤柱的轴向上为狭缝结构,滤孔在滤柱径向上的孔径自滤柱中心向外逐渐变大。此种滤孔结构易于滤液自滤柱内向外流出,不易积渣。且当排渣阀3开启进行排渣时,滤柱内压力降低,滤柱外面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滤液会经滤孔返到滤柱内,对滤柱进行反清洗,不会使滤孔被滤渣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偃师然合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偃师然合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4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绞吸装置
- 下一篇:新型装载机动臂油缸支撑座